设置

关灯

第九十章 李安献策

:“回陛下,鹰肉味道极好,就是肉质比较硬,若是牙口不好,怕是吃不了。”

    “哈哈!李安,你胆子真是不小啊!什么都敢吃。”

    “陛下恕罪,李安从小家穷,嘴馋。”

    李隆基与众大臣皇子,顿时全都被逗乐了,不过,也只有李隆基和李林甫知道鹰肉的内情。

    李安的表态,等于承认自己偷吃了,刘骆谷负责保护的扁毛畜生,也更好的解释了,刘骆谷为何如此痛恨李安,并做出了极其偏激的事情,将自己的小命搭上。

    “李安,这几位就是在蔚州立功的勇士?”

    李安指着身后的十余名弟兄:“是的,陛下,这几位兄弟立功最多,武功也极为高强,若非他们相助,微臣也不能在蔚州立下这么大的战功。”

    李隆基咧嘴一笑:“好,朕绝不会亏待立功的勇士,这几位勇士全部加封陪戎副尉。”

    “谢陛下。”

    昆雄,飞羽等十四名弟兄,全部跪拜谢恩。

    “陛下,陪戎副尉是几品官。”

    李安在李隆基面前一点也不紧张,随口问道。

    李隆基表情佯怒,指着李安的脑袋,斥道:“李安,朕封你宣节校尉,也有一些日子了,你不会还不知宣节校尉几品吧!”

    “陛下,微臣已经问过了,宣节校尉是正八品上阶的散官,只是不知陪戎副尉是几品。”

    李隆基笑了,斥道:“来京城这么久了,居然连我大唐的官制都搞不清楚,可真有你的,鱼朝恩。”

    鱼朝恩会意,轻声告诉李安:“李校尉,陪戎副尉是从九品下阶的散官,”

    “陛下恕罪,微臣保证,一个月之内,一定将大唐的官制全部搞清楚。”

    李安嘴角憨笑,显得很是呆萌。

    若是一般的官员,搞不清陪戎副尉是何种官职,李隆基一定会大为愤怒,不过,李安只有十七岁,而且,一直生活在白狼村那种地方,没有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进入京城之后,也只是获得了宣节校尉的虚职,并没有具体的职位,不了解大唐的官制,也是情有可原的。

    “朕知道,你是颜真卿的侄儿,若下次还不搞不清官职,朕会连颜真卿一起罚。”

    “是,陛下,李安一定尽快掌握大唐官制。”

    李隆基轻轻点头,正色问道:“李安,那封吐蕃密信,真的是你无意中得到的。”

    李安侧身指着身后的荔非守瑜,轻声道:“陛下,前些日子,荔非守瑜在城外打猎,射中一只信鸽,密信就是在信鸽的腿上找到的。”

    荔非守瑜连忙将获取吐蕃密信的过程,全部一五一十的向李隆基作了汇报。

    大部分大臣和皇子,全都一脸惊诧,他们都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件事情知道的人不是太多,而准确知道吐蕃密信具体内容的,就只有五人。

    除了李隆基和李安,此处只有李亨知道,另外二人则是颜真卿和颜如玉,除此之外,再也无人知道吐蕃密信的具体内容。

    “吐蕃意欲吞并东女国,我大唐该如何应对,朕想听听李少郎的高见?”

    李隆基一脸期待的看向李安。

    李安也不推辞,抱拳道:“陛下,吐蕃阴谋一旦得逞,对我大唐的威胁将大大增加,我大唐决不能容忍东女国归附吐蕃,必须全力阻止吐蕃人的阴谋,彻底粉碎吐蕃人的痴心妄想。”

    李隆基笑着点了点头,继续问道:“如何粉碎吐蕃人的阴谋?”

    “陛下,微臣以为,当派遣一支精锐兵马,护送东女王返回国内,并帮助东女王铲除国内的反对势力,将吐蕃势力完全排除在东女国之外,唯有如此,才能彻底粉碎吐蕃人的痴心妄想。”

    李安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派兵护送东女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