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879章 千古偶像

的姑娘,都能听得清楚。她们人多,好在地方也还够。

    清冷月光洒下来,仿佛都为秦放歌的身上都笼罩着一层朦胧的薄纱。他对李清照词作中情绪的把握可谓说是细微入骨,再用音乐放大出来,让现场的姑娘们感受到,带给她们的心灵触动也是相当大的。

    席晚晴和薛敏她们闺蜜四人组,不是搞艺术的,但音乐的力量让她们和秦放歌以及李清照有了最直接的心灵沟通。她们甚至比那些年轻的姑娘们,更有感触,因为她们的年龄缘故,还有切身对他的思念都有经历过,相思之苦最是愁人。

    而李清照和秦放歌,则是将这些她们自己没办法用言语,用音乐表达出来,或者是没有刻意去思量的内心情感,在这一刻传递到了她们的心中,激起她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她们也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千年之前的那个时代,亲眼见证那个千古才女的情感以及生活。

    但这还未结束,秦放歌为李清照这个奇女子谱写的音乐还在继续,他也没有什么多余的说明,也没有留给她们多少思考的余地,只是自顾自的,把他心目中的李清照演绎出来。

    林宝卿也循着时间线,理清了他的思路,李清照前半生幸福美满,后半生则是颠沛流离,经历了各种人生坎坷。国破家亡,北宋灭亡被迫南迁,心爱的藏品毁于一旦,恩爱的丈夫临阵脱逃丢死个人,后又去世。她遇人不淑,再嫁遇渣男,她果断告丈夫,告赢了但自己也被判坐牢,幸好只坐了九天就被营救了出来。晚年生活由于没有子嗣侍奉膝下过得怎样也无人知晓。

    最后,后人只能通过她的词作来窥得一二,遗憾的是,她的词作还遗失了很多。

    秦放歌是想表达什么林宝卿大概猜得到,不管怎样,他为李清照的词谱曲,哪怕只是按他自己对她的理解,不见得就尽善尽美,可这已经是值得鼓励的事情。而且,他才华横溢,对李清照的理解特别深刻,这点,在他的音乐中,就完美的体现了出来。

    和林宝卿自己理解中的李清照,相差无几,只是,她也自觉没有这样的才华,为李清照这千古偶像谱出这样多的音乐来。

    如她所料想的那样,秦放歌又为李清照后期的几首词谱了曲并演唱了出来,其中就有悼亡之作《永遇乐.落日熔金》,她南渡以来常怀就京洛旧事。

    还有最为著名的《声声慢》,开篇就是七组叠词,可谓开一代先河,“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词写得好,秦放歌的演绎更是催人心肝,琵琶在他手中,仿佛化身催泪神器,让本就听得伤心欲绝的现场姑娘们,忍不住泪流满面。她们一个个都有颗敏感纤细的心灵,又格外的多愁善感。

    秦放歌把气氛营造得好,也有李清照这个千古奇女子的经历在前,她的这些词作,也是她人生坎坷经历的真实写照。

    当然,她还是没有忘记喝酒,声声慢中也写,“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

    对于词作的赏析,秦放歌可谓是理解到了骨子里,也让他的这份理解,通过音乐,传达给现场的姑娘们。

    她们也就越发明白李清照心中的那份凄苦哀愁,写这首词时候的她,已经不在年轻。青春易逝,红颜易老,女人最怕的就是人老珠黄,但这却是不可避免的。更让人绝望的是,李清照的后半生简直凄惨,人也犹如满地黄花,谁愿意摘来放头上装饰打扮呢!只能独自守着窗儿,时间仿佛变慢,对女人来说,最是残酷。更何况,还有梧桐细雨点点滴滴,怎是一个愁字了得。

    这样的词作极其经典,而且,极富音乐美。也为秦放歌这个作曲家,减轻了工作负担。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又有极深造诣,光是开篇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