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百二十二章 上帝的继承者魏

在日本很得人心。

    再后来,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役,有马晴信跟随小西行长参加了两次侵朝战争。大岛也曾见过有马晴信一次,不过是公事公办的交接军粮,双方并没有言语交流。

    安国寺插了一句,他道:“主公,岛原藩大大的有钱,他们家的朱印船很多,吕宋、占城、交趾等地都有他们家的分行,在日本,大大的富人。”

    朱印船,公公知道,是日本特许海外经印的船只。不过据他所知,现在日本和海外的贸易大头应该掌握在“贾必丹”李旦手中,这位汉人东亚海霸王可是德川幕府的钱袋子,财神爷。

    一定程度上,德川能成功掀翻丰臣家,李旦出的力至少能占四成。

    不管哪国哪家,有钱的总能脱颖而出。

    不过一山不容二虎,岛原藩也从事海贸,那他们和李旦肯定会有冲突,进一步推论,说不定就是德川那个老乌龟不愿意在贸易上受制于一个汉人,所以放出岛原藩来。希望岛原家能够取代李旦,还日本海贸经济独立自主权。

    没当老大和当了老大,心思可一样。

    这个推论至少有八成可能,否则无法解释岛原藩欲谋占领台湾的意图。

    日本和中国的海贸图中,琉球和台湾地理十分重要,意义也十分重大。也可以说琉球和台湾是东亚海贸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

    只说明郑靠着台湾就能掌控东亚海贸,养活庞大的军队,就能看出台湾在海贸的地位是如何重要。

    琉球已于三年前被日本占领,那么想要继续打通“南进”路线,在不和明朝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占领尚无明确归属的台湾,就是势在必行的事。

    德川这样想,有晴马信这样想,魏公公也这样想。

    估摸有晴马信只能以小股兵力攻打台湾的背后,有李旦拖后腿的原因。

    无主之物,向来都是叫人眼红的啊。

    可惜,魏公公不会让德川的算盘打下去。

    台湾,是他的囊中之物。

    几条船,几百号人就敢意图占领台湾,这分明就是不把拥船数十,战兵数千的魏公公放在眼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