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二章 门下驳诏

光是朝廷养着这群藩王家室,便是一笔巨大的开支,长此下去,朝廷必定财政不支。

    分封之事弊大于利,朝中大臣人尽皆知,可当就在厅中众人纷吵的时候,有一个人却一下子沉默了,这个人司空长孙无忌。

    李恪外镇,可稳固李承乾太子之位,固然是长孙无忌所愿,但如果因此而生分封藩王之事,那便更非长孙无忌愿意看到的了,现在的长孙无忌正是身陷两难。

    长孙无忌甚至想过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先行分封,待将来李承乾登基,他主断朝政之时再行废止此事。

    可封藩易,削藩难,这样的道理长孙无忌又怎会不知,闹得不好,又是一个七王乱政,那他长孙无忌便是大唐的罪人。

    可长孙无忌虽是默不作声,但当初始议使李恪外镇,就藩扬州的就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眼下局势又岂能容得长孙无忌简单地搪塞过去。

    御史大夫温彦博当着众臣的面,对长孙无忌问道:“准楚王封藩扬州,世镇淮南之事本就是错缪之举,当初此事长孙司空可是一力赞举的,却不知眼下长孙司空又有何良策?”

    旁人畏惧长孙无忌权势,或许让着三分,但温彦博却不怕惧他,论家世,河北温氏乃燕赵名门,不在长孙家之下,论资历,温彦博和太上皇李渊和长孙无忌之父长孙晟平辈论教,也算是长孙无忌的前辈。

    温彦博性情刚正,当初身陷突厥,在阴山苦寒之地苦熬了两载,硬是撑了过去,这样的人又怎会畏惧所谓权势。

    长孙无忌被温彦博当着众人的面提了出来,哪里还容得他再闭口不言。

    长孙无忌道:“温大夫所言极是此事确实我考虑失当了。我本想着以楚王外镇扬州,可稳地方,可没想到陛下竟欲借此推行分封。”

    长孙无忌哪怕再想助李承乾稳住帝位,但他也是文臣,他绝不会在此时站错了队。

    温彦博和长孙无忌俱为朝中重臣,两者相争,于事无益,此时身为尚书左仆射,诸相之首的房玄龄站了出来,房玄龄道:“此事相争无益,眼下当务之急乃是上禀陛下,请陛下收回成命。”

    此时的长孙无忌已是骑马南下,只得硬着头皮道:“玄龄说的极是,如今最紧要的当是门下封驳此诏,而后我等于明日朝堂之上禀明此事,请陛下打消分封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