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71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的捐赠亘古未见,当初范蠡资助越王勾践复国,但也还求名求利,三十六万贯如此巨大的财富,竟然匿名捐献,着实太过匪夷所思……”

    赵葵靠在椅背上方式自言自语的嘀咕,明显被这笔巨款弄得有糊涂了。

    “魏国公可否还记的前几天百花楼义卖会最后出现的两个道士?”赵颀轻声提醒。

    “云松子~”赵葵恍然大悟的一拍大腿。

    “不错,虽然信上并未署名,但这笔款却并非没有痕迹,前几天杨公镇吕家花四十万贯买下云松子师徒的五色水晶法器,当时晚辈就在场,本来也是想买下来,但吕家最后出价最高,那道士拿到四十万便乘船离开了杨公镇,今天突然一艘没有悬挂名号的商船停靠在了小龙湾海港新修的码头上,船家声称是受人所托捐赠这笔钱,眼下整个庆元府能够一次性拿出三十六万贯的人屈指可数,而且这些钱我们开箱清点,的确发现有吕氏标记的银锭……”赵颀解释。

    “既然大郎这般猜测,那大概八九不离十,庆元府虽然富豪不少,但能够拿出数十万贯的人的确屈指可数,看来道徒爱国之心,比之大郎丝毫不让,比之佛徒,更要洒脱的多,那阿育王寺每年香火钱不知多少,寺庙禅院建了数百间,但也只有一个惠允老和尚义捐了一串不值钱的佛珠,对了,那老道士道号云松子,知不知道在何处修行?”赵葵一番感慨之后问。

    “这个晚辈就不清楚了,修道之人如同闲云野鹤,既然不愿留名,想来也是不想让人打扰清修吧!”赵颀摇头。

    “唉,也罢,此事老夫会在奏书中写上一笔,如今佛盛道弱,遍地寺庙,这些寺庙不知占去了多少粮田山林,更是还有数十万计不事耕作的佛徒,这些人打坐念经依靠百姓供奉,实乃于国无益……”

    赵葵军伍出身,而且又喜读儒家典籍,对于和尚也是一肚子怨气,埋怨两句之后想起一件事,脸色凝重的提醒说:

    “赵大郎,这笔捐款我建议另外安排人秘密送去鄂州!”

    “为何?”赵颀惊讶的问。

    “哼,还不是朝廷一群人见钱眼开,你这募捐先后持续月余,消息已经传遍东南州府,京师近在咫尺,更是早已知晓的清清楚楚,当初你担心募捐的军饷数额太大引起朝廷觊觎,请求老夫帮忙遮掩,老夫也一直在尽力而为,但老夫毕竟不在朝堂,最近京师消息不断传来,听闻已经有了许多官员上书陛下,要求将这笔捐款纳入计省统筹安排送往前线,再加上丁大全的掺和,即便陛下没这个意思,只怕也会有人从中作梗,三年前董槐罢相,陛下诏书还未下,丁大全竟然假传圣旨拿董槐去大理寺认罪,眼下这么大一笔钱,只怕他会忍不住……”

    赵葵冷哼一声道出缘由,同时脸上颇有忧色。

    “老夫在庆元府,还没人敢当面来要,但这些钱一出庆元府,老夫只怕也难以护得周全,眼下突然再多三十余万贯,更会引来诸多人伸手,为了安全计,老夫建议另做安排!”

    赵颀捏着下巴沉默片刻之后点头,“魏国公担心的有理,我也本来有些担心数额太大引人觊觎没敢声张出去,因此赶紧前来和魏国公商议看看着三十六万贯如何处理,既然魏国公提出来,晚辈也以为如此最好,为了保证军饷能够足额送去鄂州,晚辈有个想法,还请魏国公参详!”

    “你只管说便是,这些钱都是我庆元府百姓捐献,岂能落入那些贪官污吏之手?只要这些捐款能够顺利送去鄂州,老夫能做到的事一定不会推辞!”赵葵非常认真的点头。

    “晚辈多谢魏国公!”赵颀欣喜的站起来躬身行礼。

    “何必谢我,位卑不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你一个少年都能为国操劳帮忙募集如此多军饷,老夫一个一品当朝国公,岂能袖手旁观,因此当是老夫谢你才对,何况老夫今年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