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83章 文化胜利就得抢奇观

了,在朱猷栋面前,只说次要动机就够了。

    朱猷栋也毫不怀疑,只是很礼贤下士地半附和半反问:“趁着金融危机扩大基建投资,确实是不错的决策——当年罗斯福和阿道夫就都是这么干的嘛。

    不过,我们兰方近期还有什么好投资的呢?港口、机场、路桥、酒店,我们兰方各领域的摊子都已经铺得够开了。”

    顾鲲胸有成竹地说:“机场暂时是够用了,不过港口还可以继续扩建,酒店也是不嫌多的。目前兰方的几个酒店,都是靠我们自有资金,以及希尔顿家族投资的。

    我们可以进一步放开对外资的准入,让华夏商人来我们这儿投资100%华资的外资酒店嘛。这种服务业要充分市场竞争才好,指望国营和垄断是不可能提高服务质量的。对国家来说,酒店的直接收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全国文旅产业的提升,所以谁来开都一样。

    不过,这些都算不上特大项目。我这次主要想规划的,是一些需要用到马来西亚人的重大国际合作,现在马来西亚人的资产,也正好处于低谷呢,基建成本也低。”

    朱猷栋颇觉意外:“跟马来西亚人有什么建设好合作的?”

    顾鲲一语点破:“我想比照去年新执行的香江问粤东省购买水资源的内部协议、以及大马向李家坡供水的国际条约,让我们兰方也向马来西亚购买水资源,修建一条几十海里长度的海底淡水管道。

    另外,我还希望跟马方合资,双方各出一半,建一条连接兰方和古晋的跨海大桥。”

    此言一出,朱猷栋瞬间就被顾鲲的大手笔异想天开惊到了:

    “你疯了吧!这种跨海大桥加上跨海运水管道的工程,估计能把我们这次泰铢危机赚到的钱、大部分都重新吐出去吧!这种项目几十年都回不了本的,说不定用到破烂都回不了本。

    再说了,我们兰方已经有了自己的机场,还要跨海大桥干什么?来兰方又不需要用到古晋机场了!至于供水,我们国家的淡水资源绰绰有余吧,学李家坡人败家干嘛?”

    提到朱猷栋的反驳,不得不说一下兰方的客观环境。

    众所周知,凡是小型海岛地形的国家,缺水都是常态。

    像马尔代夫那种国家,用水都是靠船运的桶装水,连洗涤用的淡水也是一桶桶运的,所以马尔代夫用水成本巨高,水费贼贵。

    远的不说,就说东南亚,香江和李家坡,也都是对外买水的。

    按照合同,香江一年要向粤东省购买八亿立方米的东江水。去年刚生效的合同,每吨江水大约是港币两块钱。

    而李家坡则是向海峡对岸的马来柔佛巴鲁买水,不过跨海的输水管道是李家坡方面出资修建的,马方不用承担任何基建费,所以柔佛巴鲁收取的水费也便宜得多,大约是每吨一毛令吉(按照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最新的汇率,相当于一毛八人民币,05年人民币升值后相当于一毛六)。

    或许有外行人会觉得马来人卖资源很慷慨、而粤东售价相对坑一些——但这绝对是误会。因为大马问李家坡收的价钱,是1961年签订的两国供水条约上写明了的,李家坡人比较精明,当时写死了不让改,有效期99年,一直到2061年。

    所以,大马一直问李家坡收的是60年代初的物价水费,当然就比35年后的粤东-香江协议便宜得多了。

    顾鲲如果现在再问大马签个供水条约,只要能做到跟李家坡一样的低价,就已经是极大的外交胜利了,说难听点儿属于趁着金融危机趁火打劫。

    甚至能签订到每吨人民币两毛到三毛,兰方也算是赚了。

    但朱猷栋之所以觉得顾鲲想的太远、有点败家,主要是因为他觉得兰方目前还不缺水——兰方和李家坡都地处热带,每年降雨量能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