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54章 入主

到我们兰方这么小的国家,也有在国际合作事务上大放异彩的一天。”

    “见笑了,这有什么,舅舅喜欢,到时候也送一份到府上。”顾鲲随了朱悠然的称呼,倒也不觉得辈分吃亏。

    萨武洋这人就是有点花天酒地,但做生意还是不含糊的,立场也不含糊,未来顾鲲跟朱悠然正式结婚,生意太大,航运外贸业这些管不过来,可以都丢给萨武洋的家人去料理,总比顾鲲手下那些最早的马仔专业一些。

    萨武洋先谢了顾鲲,然后随口调侃:“那我就谢过了,不过大过年的,就我收礼不太好,不知今年给殿下和王妃准备了些什么礼物呢。”

    过年的礼尚往来,肯定要人人有份,这不是为了钱,只是一个氛围。

    “都一家人了,他可能没想到追背吧。”朱悠然怕未婚夫窘迫,先说了句铺垫的话。

    却引来父母和舅舅的轻声嘲笑:“你这就胳膊肘往外拐了?这种小事,还用怕他难堪?他就算什么都没准备,临时随口说一个都很轻松,又不是拿不出来。”

    朱悠然不好意思地低头对了一下衣带,凑到顾鲲耳边低声说:“好像反而给你丢人了。”

    “这有什么。”顾鲲宠溺地摸了摸妹子的头发,然后临时想了想,前后犹豫不过两秒钟,然后就转向朱猷栋和王妃,

    “我这儿也想到了一份礼物,正好可以孝敬二老——前阵子,我在欧洲转了一圈,买了好几个奢侈品牌的控股权,也跟一些竞争对手博弈了一番。期间了解了不少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养望之法。

    比如跟我争夺古驰的开云集团老板弗朗索瓦.皮诺,他年前刚拿下了威尼斯文艺复兴时代的执政官行宫、葛拉西宫的99年租用权,改造成他私人艺术藏品的博物馆。还请了法国前文化bu长让.雅克.阿拉贡先生去担任馆长。

    这个事迹给了我颇大的启发,你看我们汉人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传统,北国的大陆,他们也把前朝宫殿改造成了博物院嘛。我们兰方这几年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那么快,有些短板还没补上,虽然我弄了两家博物馆,但都是航海史相关的。这边的昭明宫已经三百多年了,虽然屡经修缮、改造,毕竟设施不够现代,强行改造也伤害古迹。

    趁这机会我想恳请将昭明宫捐出,也改造成艺术博物院,未来就向各国游客展览大明衣冠,而且必然可以受到国民爱戴。我再另行出资、择址另修新宫供王室起居。保证依照礼法、兼顾实用,还能保护古物,岂不三全其美。而且要是王宫都服从了全国的旧城改造、市容整顿,民间的阻力也会小很多。”

    朱猷栋听了,眼神微微一亮:“这个办法倒是不错,能够与民同甘共苦,还能保护好祖宗遗物。不过既然要办,就要一视同仁——到时候让市政部门出个通告,评选一下市内有保护价值的古建筑。符合条件的,一律按照名人故居、文化遗产的规格翻新保护,免于拆迁,国家还另行分配房子安置。”

    这番话其实完全是空头支票,就兰方这破地方,除了王宫以外,真找不出有什么有文化遗产价值的古建筑了。哪怕把历史都翻遍了,最多挖出三两个放到内地同期最多中个进士甚至只是举人的半吊子古代文人(相当于和清朝同期)。

    所以,除了留几座有点儿古典故事可讲的四合院,其他都不可能享受到这个待遇,却能为全国改造的推行造势。

    岂不美哉。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享受了年夜饭,体会着兰方国际地位的与日俱增、民间建设的日新月异,心中都颇有感触。

    临近午夜,王宫的御花园里排了一列迫击炮形状的小钢炮礼炮,宫廷内务官员提前为除夕典礼采买了一千发烟花弹,就在王宫里朝天发射,周遭十公里内的平民也能一起欣赏,算是与民同乐了。

    宫外的无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