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二零章 看病小技巧

人。

    急诊科的病症常常发病急,病因不明确,病情发展迅速。这种状态下,病人和家属都处于极度激动和焦虑甚至害怕的状态。

    所以就很难保持正常的思维和判断能力。

    也就会像刚刚老太太的家属那样,会有一些极端情绪,做出一些让人反感的事情。

    其实等他们冷静下来之后,他们本质上还是普通病人。”

    白色肉盾点头,但很快又想起最开始气管插管那个老太太的家属。

    “第一个病人的家属,他们应该不是因为应激状态吧?我觉得他们的三观有问题。”

    “确实有问题。”

    邓师兄暂时干完了自己该干的活,此刻也参与进来。

    毕竟长夜漫漫,想要保持清醒,除了食物之外就只有聊天了。

    邓师兄作为医生,对这件事情了解的更深一点,这时候叫上了张天阳一起。

    “师弟,我下面说的可都是人生经验,你也听听。”

    “急诊科的病人确实处于焦虑状态,但确实真正的奇葩病人比例也很多。

    你们猜是为什么?”

    欧阳护士直接翻了个白眼,“不说我干活了!”

    “诶!说说说!”

    邓师兄特意戳了戳张天阳,“师弟,你知道其实其他科收病人的时候都是有挑选过的吗?”

    “只有急诊是所有病人照单全收,其他科室其实都是挑病人的。”

    张天阳还真没关注这种事,“怎么说?挑选的标准是什么?”

    邓师兄伸出两根手指,“挑选标准有两个,能救的,和能救的。”

    现在是三个人翻白眼了。

    “不都是一个意思吗!”

    “不一样的。”

    “第一个能救的,是指从当代医学的角度看,有希望治愈,或者有希望让病人好转的情况。

    如果待在医院也救不回来,续不了命,还不如直接送回家。”

    张天阳眨眨眼,他想起来自己最开始到感染内科的时候送走的第一个病人。

    在回天乏力的时候,确实应该直接让病人回家。

    “第二个能救的,是指,不管是病人自身的意愿,还是家属配合度,乃至经济条件这些影响因素在内的能救。”

    这一点邓师兄没有展开讲,但是在场的医务人员都懂了。

    确实,如果病人不愿意相信医生,不愿意遵医嘱治疗,那还不如赶紧回家,免得大家都不痛快。

    其实在临床呆过一段时间,多多少少都会遇到这种“主观上没救了”的病人,也都有过不愉快的经历。

    所以除了白色肉盾之外,其余几个医务人员的情绪一时间低落了下来。

    “医生。”

    那边,腹主动脉夹层的老太太的家属已经跟病人交流完了,把张天阳叫到了外面商量对策。

    外科那边拖着不来的原因就是老太太没家属,现在家属到位了,那边住院总也很快到位评估。

    老太太家毕竟是在东方医院附近,邻居里多多少少跟医疗系统沾亲带故,这时候一通通电话打过去找了关系,没想到还真给他们找到一张病床!

    外科那边本是人满为患的,可好菜不菜,有个病人十分钟之前闹情绪大半夜自动出院了,刚好空出来一张病床。

    也算是老太太命不该绝。

    再次急查了血象,手术室那边也通知过了,只要结果出来,老太太马上可以推过去急诊手术。

    家属打完了无数通电话,最后握着张天阳的手千恩万谢。

    可其实最开心的还是抢救室里的医务人员。

    老太太的夹层万一破裂连抢救都没机会,眼睁睁的看着病人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