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874章 显摆,太子

例……可这些却不是大宋衰败的主因,我觉着大宋衰败来自于那些士大夫,他们太过贪婪……”

    “先帝也弄过新政,只是不够凶。”赵曙得意洋洋的冲着先帝赵曙的牌位拱手,“那些士大夫势力庞大,要想施行新政,得把禁军抓在手中,身边还得有敢动手之人。

    要敢用人,我就大用了韩琦,给他撑腰,于是他就跋扈了,整的那些士大夫们焦头烂额。我还重用了沈安,把杂学弄出去,让那些只知道文章诗词的士大夫们看看,缺了他们,我也能担起大宋!”

    赵曙肃然道:“他们怕了,北邙报碾压了汇英报,他们沮丧不安,可却不敢再逼宫,为何?因为他们怕我再往各处推行杂学。到了那时,就算是撕破脸,我也敢把禁军拉出来,一旦谁敢造反,全家拿下,赶到海外去种地!”

    他的目光锐利,情绪渐渐激动了起来,“你们定然要说我太冲动,说那些士大夫才是大宋的脊梁,可他们的所作所为哪里是脊梁?我看是拖后腿的强梁!

    怕什么?动就动了,他们此次再敢出手,我真就让各地的书院把教授杂学的时辰多加些,我手握禁军,看看谁怕谁!”

    他昂首,很是得意的道:“这才是新政的要点,不是我吹嘘,当年先帝若是大胆些,更狠一些,庆历年间的新政就不会失败的那么惨。”

    “陛下!”

    赵曙正在和祖宗们吹嘘的起劲,被打断了兴头之后,黑着脸回身。

    陈忠珩进来了,“陛下,大王回京了!”

    黑脸马上变成了红脸,赵曙欢喜的道:“快让他来!”

    陈忠珩看着这里,迟疑的道:“官家,这里?”

    这里是摆放牌位的地方,让大捷归来的大王来这里?不妥吧?

    赵曙骂道:“速去!”

    陈忠珩一路狂奔而去。

    赵顼已经进了皇城,宰辅们闻讯出来相迎。

    “见过大王!”

    赵顼的脸看着黑了不少,沉稳了许多,他点点头,说道:“官家可在?”

    回来先面圣,这是规矩。

    韩琦说道:“官家得了消息,晚些定然有吩咐,敢问大王,此行如何?”

    沈安那个缺德带冒烟的,在岳阳楼喝酒嗨皮,竟然也不知道派人来报信,让宰辅们的心中七上八下的。

    而官家竟然得了消息,可却不肯说出来,也不知道在弄什么。

    “此行大败塞尔柱和大食联军,两国俯首!”

    赵顼微微昂首,那微黑的脸上全是威严。

    韩琦一怔,“他们俯首了?敢问大王,此战如何?”

    “我军三万,联军七万,我军大胜!”

    他正准备详细说说此战的情况,陈忠珩狂奔来了,“见过大王,官家有令,大王且跟臣来。”

    说完他喘息了一下,然后恢复了正常。身后的那个内侍喘的和狗一样,发誓回头就苦练跑步,下次一定要争口气。

    赵顼应了,跟着他进去。

    韩琦一脸懵逼,“这……我等呢?”

    这个是大捷啊!可官家竟然只召见了大王,把我等丢在了这里,这是啥意思?

    曾公亮却没有这个不满,他兴奋的道:“那些人说此战胜负未卜,总担心塞尔柱和大食报复,可如今我军大胜,海外就此安稳,此后商船出海贸易,水军护航,这万里海涛尽数属于大宋,壮哉!”

    韩琦抚须笑道:“此战之后,海路无虞,沈安当年所言,大宋需海路两条腿走路,如今算是成功了,老夫心中欢喜。”

    包拯说道:“老夫更欢喜的是大王征伐归来,越发的沉稳了。”

    韩琦点头,难掩欣慰的道:“大王远征大捷,这便是一个震慑,震慑那些心怀叵测的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