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卷小结和聊天

方面分析,但分析过程非常复杂,我尽量从简。

    我现在每天学习书中的苏业,或者说那些大佬,尽量每天找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大块且完整的时间,专注于思考一个问题或一个点。

    每天如果能思考透彻一个问题,一年就能思考365个,十年就是3650个,人的一生一共能有多少问题?对吧。

    1,我缺少专注。

    能长时间写作的人,需要有特别强大的专注力。

    我其实是一个从小就缺乏专注的人,即便现在,别看我学习了好几年的自我管理,专注力依旧没有质的提高。

    当然,我不着急,慢慢来,我给自己十年的时间。

    就像之前我所说的,人在年纪大的时候,应该明白自己才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力量,而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外界的影响最大,尤其是童年。

    所以,我在思考的时候,追寻我为什么思维特别发散而无法集中,追寻到了童年。

    我小时候是被父母寄养在亲戚家,什么姥姥奶奶姨妈舅舅姑姑这些。

    哪怕我再小,也意识到,我并不是他们真正的家人,他们更多是可怜我,而很难把我当真正的家人,比如哥哥们的欺负,其他亲戚的冷淡,各种事情都会对我的思维产生巨大的影响。

    现在想想,我小时候挺悲剧的,只有在亲戚拿遥远且我根本没有印象的父亲吓唬我的时候,我才知道自己有父亲,所以就导致,我当时心目中的父亲是一个可怕的形象。

    到现在我都不会和我父亲交流。(手动捂脸小表情)

    我对母亲的第一印象,是我已经上了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她接我回家。

    我当时的亲戚都是普通人,他们生存已经很累了,也都有自己的孩子,不可能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我身上。

    这就导致,我当时对环境的看法是:这是一个不够安全的环境,因为没有父母保护,没有家庭的温暖。

    在危险环境下生存,我的头脑应该专注还是发散?

    很显然,我要时时刻刻发散,要发现各种危险信号,万一太专注了,就可能发现不了危险。

    这种从小被环境的影响,让我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发散甚至有点多疑的思维。

    所以,我从小到大特别容易被外部变化吸引注意力。

    连我的学习也是,只要认真学习,成绩就直线上升,可我根本无法长期专注学习,所以等待我的就是起起伏伏。

    过于发散而无法保持专注,是我没办法每天坚持写很多章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问题要一分为二看待,发散思维导致我无法专注,那会不会带来好处呢?

    当然有。

    发散思维让我在写作前的“构思”方面如鱼得水,凭借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妄想”能力,我才能在写作上有一些小成绩。

    但是,无法专注,也限制了我进一步的成长。

    我现在之所以能坦诚说出这些,根本原因是我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把世界解释成“危险的环境”,不再过度防备。

    我用现在的角度看,我童年的根本问题不是那个环境,而是“我对环境的解释”。

    如果我当时是这样解释的:正是因为父母爱我,他们知道在外面无法很好保护我,所以把我送到老家。我的亲戚虽然不善于表达,但他们内心也是爱我的。虽然哥哥会欺负我,但那是他们想表现自己,也可能是他们觉得我夺走了属于他们家人的爱,他们其实并不是真想欺负我……

    如果我用这种方式解释,那我现在一定会完全不一样。

    当然,我其实很庆幸当年没遇到极端的情况,像那种被链子锁住,被家人亲戚严重伤害的事,都没有发生在我身上。如果有过度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