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九十一章 宫辛

 但没想到,短短数月时间,就发生了这样天翻地覆的变化。

    如今,他更是要代贾蔷,执掌万人大军!

    尽管,这一万人分散到京城各处去后,水花也漂不起几个,但也已经比他当年在边军时强百倍了。

    高隆看着贾蔷笑道:“如今果然不一样了。”

    贾蔷笑了笑后,提醒道:“半点大意不得,军纪一定要愈发严明!”

    又看着身边一些士卒,尤其是当初在立威营下一起杀出条生路活下来的那几十人,道:“别的兵营,哪怕是十二团营,和边军大营,从来没有发过足饷过,这一点,你们自己心里也有数。但兵马司衙门,从没有克扣过一文钱弟兄们的血汗银子。我贾蔷,绝不喝弟兄们的血!但是,我做到了,你们也要对得起我。如今朝廷上各处都是盯着我的人,若军纪不严,犯了过错,他们就会弹劾我,想要我的命!该何去何从,我不多说,你们自己看着办。我只说一点,果真犯了军纪,被行军法时,莫要怪我不讲兄弟情面。”

    周边士卒多是屠狗之辈出身,能靠近贾蔷周边的,除了那些老弟兄外,基本上都来自太平街。

    此刻听闻贾蔷之言,一个个恨不能将心掏出来!

    正事说罢,贾蔷又和他们一起吹了会儿牛皮扯了会儿淡,说了几个笑话,最后叫了几个家里困难有病人的士卒到一旁谈了谈,替他们寻了名医,解决了后顾之忧,但又叮嘱他们别声张……

    一直到了卯正,贾蔷才和越来越多挤进衙门吹水的兵卒丁勇们告辞,他要进宫哭灵了。

    其他人,也要各自归位执勤。

    高隆送贾蔷出了衙门大门,看着周遭士卒不舍的神情,笑道:“侯爷天生适合在军营里过活!”

    贾蔷呵呵一笑,道:“往后会多来的。”

    说罢,翻身上马,在一众亲随的护卫下,往皇城打马而去!

    ……

    大明宫,养心殿。

    烛光照的大殿通明,殿外仙楼佛堂内,无量寿宝塔上的铜铃随晨风吹拂作响,回荡在殿内,恍若梵音阵阵。

    然而,即便是这佛梵之音,此刻也不能平复隆安帝心中的怒火,他脸色黑的吓人,养心殿内的宫人,连大气都不敢喘息一声,心中却不断感谢上苍,因为尹皇后在此。

    尹后看着隆安帝恼怒成这样,叹息一声宽慰道:“皇上,快莫着恼了,保重龙体要紧。国丧二十七日,这才刚开始呢。至于九华宫那边……天下老太太,多偏疼小儿子些,岂非常有的事?您还是想开些罢。”

    昨夜贾蔷折腾了半宿,宫里却比外面更不素净。

    得闻义平郡王李含被打发去守景陵,忍了一天委屈和愤怒的田太后,终于在寿萱殿内彻底爆发了。

    死活要去太上皇梓宫前哭灵……

    隆安帝跪她,求她保重身体,她反过来要给隆安帝磕头。

    这是要生生逼死隆安帝这个长子啊!!

    事后,以整个九华宫的宫人从上到下遭到大清洗,悉数发往景陵守皇陵为代价,又生殉了几个太后跟前的心腹女史和昭容、彩嫔。

    最终,才算控制住了局面。

    只是母子之间,已然成仇。

    田太后是真的打心里认为,太上皇之死,和隆安帝脱不了干系。

    这位老太太一辈子在宫里,见过太多阴谋诡计和血腥背叛,无论如何也不肯相信,太上皇是因为弄混了两味药暴毙的。

    有了这个成见在,再听说小儿子因为给太上皇鸣冤叫不平,竟被打发到皇陵守陵,等同圈禁。

    对于隆安帝那份原本就不甚深厚的母子情,也就愈发消磨殆尽了。

    眼下,田太后虽被尹皇后百般赔不是,又用了安神静心的药睡下了,可国丧大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