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机的排水效率

了就买了,大不了以后宋家来养这位对宋家有大恩的先生。

    因为这件事,宋老太爷还把两个孙子专门叫过去一趟,大手一挥,一人给了五百两银子。

    嘱咐他们俩自己不能用,等到先生出去买些案头清供或者古玩字画,抢在前头付钱,拿来孝敬先生。

    坐在乾清宫里批改奏章的崇祯,听说了这个小道消息,露出了一丝笑意,甚至忍不住念叨了一句:“终于有机会还朱舜这小子的人情了。”

    王承恩也是笑了笑。

    能让皇帝欠下人情,并且不知道怎么还掉人情,朱舜也是大明王朝难得一见的奇葩了。

    关键欠的还是大人情,还欠了两次,还不换不行。

    两次借粮。

    皇帝要想还了某人的人情,太简单了,随便升个一两级,不管有多大的人情,都会感激涕零的叩谢皇恩。

    朱舜这个奇葩可倒好,满朝文武挖空心思的想要升官,甚至不惜抛妻弃子,娶了达官显贵家的女儿,朱舜偏偏要考虑考虑。

    最后考虑的结果,居然是不愿意升官。

    不愿意升官,因为朱氏纺纱厂的缘故,朱舜又不缺钱,崇祯真的不知道应该赏赐什么来还掉这两次的人情了。

    现在听说朱舜买了那么多没用的废弃煤矿,崇祯总算是放心了:“内帑还有多少银子。”

    王承恩这个六眼秉笔,立即报出了一个数目:“七十九两。”

    崇祯的眉头瞬间拧在了一起:“七十九两?”

    王承恩知道皇上想问什么,实话实说道:“启禀皇上,去年为了赈济灾民,内帑的白银全部用来采买粮食了。”

    “还有一部分补发了辽东军的欠饷,内帑只剩下了七十九两白银。”

    得,这下赏钱也赏不了了,这点钱还不够朱舜塞牙缝的。

    知道了内帑的库存,崇祯又恢复了面无表情,内心却快要愁死了。

    今年北直隶发生了一次大旱灾,夏粮肯定是颗粒无收了,到了秋天又是几百万张嗷嗷待哺的老百姓,上哪去搞来这么多的粮食。

    江南运来的漕粮,还要用来发放边军的粮饷,还要养着皇室宗亲,实在是没有多余的钱粮了。

    崇祯现在真的希望,那些矿井里的积水,能够全部抽出来灌溉北直隶干涸的田地。

    可惜,希望只能是希望,怕是只有龙王爷才有这样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