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东瘟疫

卖了个关子道。

    有些难,并不是没的治,这句话的意思,孙思邈一听就懂,立即问道,“令师门中,难道已经有很大把握治疗疟疾?”

    于秋点头道,“有一位姓屠的先贤,发明了一种叫青蒿素的药物,可以解此病毒。不过,如何提取这青蒿素,却不是我短期能够做到的。”

    初级化学技术水平,只能供于秋简单的提取提炼一些动植物分子细胞,而且,这还需要有许多仪器的辅助,像青蒿素这样分子结构复杂的东西,于秋觉得,至少得中级化学技术水平,配合相应的仪器,才能提取出来。

    现在,他教育百姓农耕知识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在原计划中,完成了之后,他是会先将冶炼技术提升到中级的,因为冶炼技术,关系着整个工业制造,可以帮助他生产制造很多来钱的东西。

    现在看来,似乎医药方面,也能帮助他赚到钱,毕竟,人都是怕死的,能够救命的药,谁都愿意花大价钱买。

    听于秋说青蒿素,孙思邈瞬间就想到了青蒿这味药材,着急询问道,“这个青蒿素,莫非是自青蒿这味药材中得来的?”

    于秋点了点头道,“是的。”

    “贫道略通炼丹制丸之法,不知于都督可否将其讲的详细一些,或许,贫道就能将青蒿中的青蒿素给炼出来。”孙思邈有些激动道。

    他所谓的略通,其实是谦虚的词,在当今世上,对于药物的提炼和使用,他称第二,哪里还有人敢称第一。

    只不过,他之前也按照《肘后备急方》记载的办法,绞青蒿汁治疗过疟疾,可惜成效不大,只有少数人被这种药汁救活了。

    于秋闻言,摇头微笑道,“我所说的提取,与您所掌握的炼丹制丸之法,有本质上的区别,是一种更加先进,科学,有效的制药方法,孙道长若有兴趣,可以留在山庄,慢慢学习研究,假以时日,必会有所得。”

    “只怕贫道等得,河东那些受瘟疫所害的百姓等不得啊!”孙思邈苦着脸道。

    闻言,于秋转向李三娘问道,“怎么,河东那边的疟疾闹的很严重么?”

    李三娘答道,“这疟疾瘟疫虽是从河北传入河东的,但当时河北是战区,地广人稀,是故传染者少,而河东诸郡,向来是人口密集之地,那疟疾一散播开,顿时便有数千人被传染,现如今已经病死了一大半,只有少数的人挺过来了。

    此外,百姓害怕瘟疫,却不懂得有效的防御之法,这传染的势头在各地一传开,就一发不可收拾,直到孙道长带太医院的人赶到河东,才勉强止住,目前,河东至少有过百个村落,过万人染上了这疟疾,一旦到了发病期,只怕又要死数千人。”

    感染了疟疾的人,十天到一个月之内就会相继死亡,想到了几千过万人集体病死的情景,于秋就一阵头皮发麻。

    “河东百姓的运气可真不好。”

    于秋说完之后,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转头朝楼下的丫鬟喊道,“去给大黑喂些精料,我一会要去武安县讲课。”

    “讲课?讲什么课?”李三娘被于秋跳跃的思维搞的一愣,纳闷道。

    “教百姓们种大棚菜的课,你要是冬天想吃青菜了,可以到武安县去买,我给你打八折。”于秋笑道。

    “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想着赚钱的事情?你还有人性吗?”李三娘已经在抓狂的边缘了,朝于秋吼道。

    “正是因为有人性,我才赶着去给武安县的百姓们上课啊!你不是一向对我掌握的学问有兴趣么?要不,你跟我一起去武安县?孙道长倒是可以留下,在山庄里住几天之后,您在防疫方面,一定会有更多心得。”于秋不能给李秀宁说的太清楚,一边往外走一边道。

    本来还想继续阻止于秋的李三娘闻言,突然止住了身形,因为她陡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