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两百一十三章 坑人之道

了点吧!秦王的天策府现在都有一万二千骑兵的编制了,东宫怎么能比他的还少呢!要不,一万五千匹?至少也要一万二千匹,和秦王府一样吧!”于秋笑着道。

    听他这么说,王珪顿时有些意动,李建成原本以为于秋不会出售这么多马给自己,还打算出高价买,现在,于秋根本没有抬价,而且,对于马匹的数量还不做限制,多借一点,说不定就是大功一件。

    就算到时候用不上,至少现在能将太子的面子给撑起来,大不了战争结束之后,将其转手卖掉,还钱给于秋,反正,他承诺有半年的免息期,五十贯一匹的价格,也比现在的市价还稍低。

    “那就一万五千匹?”王珪犹豫了一小会之后道。

    “爽快,这才是太子东宫该有的气度,你先在这里挑马,我这就拟定契约,你签字之后,就可以将马匹带走,若是赶马的人手不够,也可以在我这里借用,一路去长安的草料,我就免费赠送给你了。”于秋笑着赞道。

    “于都督客气了,对了,望远镜是什么?”王门朝于秋拱手致谢之后,又向于秋问道。

    很快,一根里面镶嵌了凹凸镜片的竹筒望远镜就被于秋递给了王珪。

    “你可以将眼睛放在竹筒口,朝远处看。”于秋给王珪讲解道。

    很快,王珪就从竹筒里看到数百米之外,一头正在吃草的突厥马的牙口。

    “这,此物为何如此神奇?”王珪拿着望远镜竹筒,连续往几个方向看过之后,诧异的向于秋问道。

    “此间秘密,自然不足为外人道也,王中允若是想买,我也可以出售一些给你。”于秋神秘一笑道。

    “这望远镜售价几何?”王珪闻言,十分庆幸的道。

    于秋笑着答道,“不贵,一千贯一根。”

    “那秦王在你这里买走了多少根呢?”王珪又问道。

    于秋再度答道。“一百根。”

    “那我代表太子买两百根,不知道于都督手上可有?”王珪一脸期望之色的看向于秋道。

    “两百根这么多么?只怕有些紧张,不过,我会尽快让属下给你凑过来的。”于秋露出一丝为难的表情道。

    “如此,于都督可以在契约上再添加二十万贯。”

    “成交。”

    于秋谈定了此事之后,笑着伸出了手,准备给王珪来个握手成交礼,却不想,王门用差异的眼神看向了他,于秋只得赶紧将伸出去的手往马棚方向一转,做了个请的手势。

    “那就有劳于都督带我来这里一趟,我这就去选马。”王珪拱手朝于秋行了个礼,就将刚才于秋给他的千里镜宝贝似的揣入怀中,朝马棚里走去。

    看着他的背影,于秋皱了皱眉头,心想,自己是不是该洺州推行一些新的礼仪风俗了,否则,想跟别人装的亲热点都不行。

    “公子,您将马场的马都卖了,今后洺州军要用马可怎么办?”马场的负责人于哲向于秋问道。

    “洺州军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对外战事,即便是有,也只需要出动鬼面骑士就成了,又何须养这么多马呢!一万多匹马,一天所需的草料,可都不少,白白养着多不划算,卖给李建成,让李建钱去弄粮草养活它们才差不多。

    而且,你可别只想着养马,把贩马的生意做起来才是,这几年李唐的边境不会太安宁,对于马的需求很大,把突厥人的马弄过来卖给他们,才是我们的盈利模式。

    至于养殖咱们自产良种马的事情,交给那些专业的马奴就好。”于秋给他解释道。

    “可是,五十贯一匹的价格,并不算高,李建成需要的那么急切,您就是把价钱定在六十贯,七十贯一匹,他们也一定会要的。”于泽不解的道。

    于秋笑道,“咱们洺州卖马,可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