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两百九十一章 又见颠倒句

了,当然不会有什么不愉快,可把烂摊子丢给了朝廷,这会让朝廷很难做。”长孙无忌皱眉道。

    “有什么难做的?党项诸部,吐谷浑的王室和贵族,我属下的人都给你们清理干净了,就剩下几十万平民和数千里沃土,派官员和军队过去,设置州县,给那些平民分田地,分牛羊,分牧场,做产业,这很难么?你们若是不担心我们洺州做大,我们其实可以派人代劳的。”于秋反问道。

    “派官员,设州县?”长孙无忌眉头越皱越深道。

    “不要告诉我,朝廷没有那么多官员派过去。”于秋看向长孙无忌的眼睛道。

    “还真没有,作为一地主官,必须得有一定的文化和书写能力,朝廷现在连中原各州县的官员都派不满,何况是那些边境蛮夷之地,读书人都惜命的很,也不是个个斗愿意出仕,更没有谁愿意去那些随时可能发生暴乱的地方为官?”长孙无忌摊了摊手道。

    于秋摇了摇头道,“不是没有人可用,是你们的制度太死,没有合理灵活的运用手中的人力资源而已,中原之地,尤其是你们关中之地,天子脚下,百姓们本来就很听招呼,你们却在那边全员配置官员,企图把各个方面都做到完全掌控,边境地区,百姓不服王化,你们却总是指派个别官员去总览全局,放权过多,平时也不管不问,这就是第一个不合理。

    第二个不合理就是官吏阶级固化,给做官设置了总总条件,给予了种种特权,没有人尽其才。

    我想问问你,朝廷为什么会有官和吏之分?吏员能书写,具体管实事,你们不给他们升迁的机会,他们会干什么?

    想尽办法贪污受贿,剥削百姓,多捞点钱,让自己过上好日子。

    你们长孙氏是大族,去到衙门里,谁都不敢为难你们,你问问那些小老百姓,他们去衙门里最怕什么,那些三两句就能把人忽悠瘸的小吏。

    此外,可没有谁说,非得有文化才能做官,我洺州民政署的官员,文化程度大多仅仅只是会认知,他们有一些原先是市集上的小贩,能说会道。

    有一些,则是当地人品不错的实诚汉子,大家信服他们。

    平时有纠纷需要调解,有案件需要审理判罚的时候,找民间不同行业的人一起来评理,得到的结果,往往比一个人一言而决更加有说服力。

    其实啊!想要一个地方快速的安定下来很简单,想民所想,让各个阶级的利益,述求,得到基本的满足。

    当官了,为民办事,让民众的利益述求得到了满足,他们做了为民的好事,你们就给他们升官,加爵,他们的利益述求就得到了满足,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循环。

    当官的在上面作威作福,剥削百姓,百姓们的利益得不到满足,地方就不安定。在一线直面百姓的吏员为百姓办了好事,得不到升迁,他们也就不愿意去费力干什么好事了,从而也开始学着官员,剥削百姓,那么,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可是,官府都为百姓做好事,富了百姓,那么国家怎么办?国家需要税收钱粮来维持官府的运作,训练军队,制造武器装备抵御外敌啊!对百姓好,可是需要钱财的,可不是人人都能像你这般,搞出这么多赚钱的产业,让所有百姓都万事不愁。”长孙无忌反问道。

    于秋笑着答道,“世人总以为国富了民才会强,朝廷对百姓好,就是轻徭役,轻税赋这两招,没有了徭役税赋,朝廷就会穷,其实则不然。

    在我看来,只有民富,国才能强,因为百姓们富了,国家的税收会源源不断,甚至用都用不完。

    而国富了,民不富,却只是虚假的繁荣,百姓们没有对抗疾病,意外灾害的能力,国家就算再富,也还是会出问题,而且,一段出现昏聩的君主,胡乱挥霍国财,很快,一个王朝就会覆灭,前隋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