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九十四章 低物价的大恒

十五恒元以上。

    但是别看大恒人的薪资收入普遍只有克鲁尔人的百分之六七十,但是普通大恒人的小日子过的绝对比克鲁尔普通人好!

    为啥?

    因为大恒人的食物价格更低!

    大恒帝国可是全球最大的粮食出口国,棉花出口国,还对外供应布匹,而且供应的布匹都是廉价布匹。

    总体来说,大恒人的食物成本,只有克鲁尔人的一半左右!

    单纯在吃这一方面,放眼全蓝星,就没那个国家比大恒帝国更具有优势的了

    没办法,谁让大恒耕地多,粮食产量大呢。

    而其他国际呢,如当代第一强国克鲁尔王国,别看他们国力强大,技术先进,但是在吃饭这一问题上,他们还真不如大恒帝国。

    因为他们王国岛本身的粮食产量不多,他们消耗的粮食很多都是从其他地方海运进口的,比如说从大恒帝国进口。

    大恒帝国向克鲁尔王国出口粮食的时候,农场主们的粮食会出售给国内的数大粮商下属的收购粮商,然后这些官方粮商把粮食收购后,集中运输到各港口,装船运到克鲁尔王国,再出售给克鲁尔王国当地的粮商,粮商们再出售给粮食零售商,再到面包店。

    这个过程里,运费以及以及各种税费可不低。

    由此也就推到了克鲁尔人的食物成本。

    但是大恒人自己吃粮食就简单了,甚至都没多少的运输成本,因为大恒各州普遍都有自己的产粮区,哪怕是中洛州这种在大恒人看来荒凉无比的地方,但是在西部沿海地区也有大片的平原用来种植粮食,这也就意味着不用粮食的运输成本。

    这种情况下,大恒国内的粮食价格再贵,它也贵不到那里去。

    更别说想要贵,它也贵不起来,因为大恒帝国的所有官方注册登记的粮食贸易企业只有十四家,清一色的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下属企业,

    大恒十三州每州各有一家,都拥有各州内的粮食贸易专营权。

    再加上专门从事粮食国际贸易专营权的大恒粮食贸易公司。

    十四家不多不少。

    大恒帝国的所有粮食贸易,都需要经过上述十四家粮食贸易公司进行,私人不得涉足。

    官方会根据国际粮食价格变动、国内的粮食产量以及需求,制定粮食的出售以及收购指导价,十四家粮食公司在指导价框架内自行调整。

    而指导价的原则就是保持粮价稳定,避免出现任何大规模的粮价波动,保证农场主以及城市居民双方的利益。

    所以大恒帝国的粮食价格是极其稳定的!

    哪怕是今年因为奥尔战争爆发,同时西大陆局势紧张,导致国际市场上粮价上涨,但是大恒国内的粮食价格依旧处于稳定状态,顶多只是小有涨幅而已。

    当然了,这个粮食价格稳定,只局限于说国内粮食售价,并不包括粮食收购价。

    实际上今年的大恒粮食收购价有所上涨,让大恒国内的农场主们也是享受了一把世界局势混乱粮价上涨的红利。

    因为大恒帝国国内的粮食售价不变,但是并不意味着出口价不会涨,而出口涨幅的这一部分就会让利给农场主们了。

    要不然的话,人家农场主也是会有意见的。

    国际粮价都涨上天了,虽然说为了稳定民生,粮价不能出现太大的涨幅,虽然说三年前国际粮价下跌的时候,你们也依旧维持了往年的粮食收购价,避免了不少农场破产,但是好歹要给我们涨点啊!

    你们仗着垄断还搞这么低的收购价,信不信明儿老子就拿出火枪参加起义军去……

    人啊,毕竟都是自私的!

    国际粮价下跌的时候,他们就叫嚷着官方粮食收购价要维持正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