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七章、标准体系


    这些人在丧失了土地这个支柱过后,率先开始了寻找新的项目进行转型。这个时候铁路出现了,很多人都看到了这种新式交通工具的潜力。

    他们需要一个新的产业,维持家业不坠落,铁路就是很多人的选择,在这么多的人努力下,铁路建设速度被人为的加快了。

    才会出现这种,前线已经在开始做施工准备了,铁路轨道的标准还没有出炉。

    运输要求的基本资料,政府已经提供了。铁路设计师们要计算出运力需求并不难,再由运力需求决定铁路标准,这就更加简单了。

    很快设计标准就摆在了弗朗茨的面前,别的各种参数他这个外行也看不懂,唯一引起他重视的还是轨距。

    铁道部提出了四中方案,即:1524mm标准体系、1600mm标准体系、1665mm标准体系、和1712mm标准体系。

    前期开工的主干道,都是商业繁华地区。无论是客运,还是货运需求量都是最高的。

    在建立铁路标准体系的时候,自然是重点考虑了这一地区的要求,加上考虑五十年时间,这个标准自然就上涨了不少。

    没有窄轨铁路,这个年代受限于火车制造技术,窄轨铁路的运输量受到了限制,由于稳定性不足,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很少被用在主干道铁路建设上。

    最终的选择权又到了奥地利政府手中,理论上来说上面的几种方案现在都是可行的,选用哪一种就成为了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