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32章 干休所老头老太太的战争

。”

    刘洋见怪不怪地说,“老领导们大多都参加过战争,打了一辈子仗了就这点兴趣。”

    “这个好,去看看。”李战来了兴致。

    刘洋让管理员忙自己的去,刘洋经常过来慰问,管理员也就没矫情,抱歉地说,“陈老又和林阿姨吵架了,我得过去看看,你们随便逛逛,有什么指示直接给我打电话。”

    “这就是保姆啊。”裴磊看着管理员撒开腿就跑了,自言自语地说。

    刘洋说,“比保姆难多了,干休所的工作其实不好干的。当然了,一些人认为在干休所工作资源好上升快,毕竟给那么多老领导服务。其实大部分老领导的原则性是非常强的,自己的儿女都是严格要求,就别说其他人了。”

    “没错,老革命们原则性非常强。”李战深有同感,他爷爷就是这一类人,打死都不愿意利用手里的权力给子女后代开方便之门。

    挺好一个老干部活动中心给改成了前线指挥所,大门那里正儿八经的挂了牌子,还有持枪的岗哨!站岗的两位战士虽然穿的07式沙漠迷彩服,但是配的是经典的56式半自动步枪,老式的子弹袋,是经典的枪托着地的持枪姿势,看上去有那么一些不伦不类的,但是那小眼神还算是有些杀气,估计和老领导们接触多了耳熏目染之下懂得了什么叫战士。

    进了大门后画风就有些变化了,目之所及是十几张桥牌桌,七零八落的坐了二十来位老太太,老头是一个没有,看到李战他们一点也不觉得奇怪。这些老太太和平常早上在菜市场以及去菜市场路上碰到的老太太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如果你听她们讲话就发现区别了,说话水平高,有理有据,经常引经据典,每一句话你都能从***思想里找到依据来。

    你如果以为就只是知识水平高一些那就又错了,这些六七十岁的老太太也有不少小学文化的,知识都是在部队里学到的。最关键的是,你看着她们跟普普通通的地方老大妈一样,再看她们的待遇级别能吓死你。

    最低的都是副师级待遇,高的有个副兵团级,而且几乎都是老领导的家属,当年干革命的时候结婚,一路走到现在两人一辈子都奉献给部队了。

    你就说坐姿端正那位白发苍苍的带个近视眼镜的七十岁的老太太,叫戴安邦,看着更像是个退休老教师。她二十年前丈夫就牺牲了,她一直在部队工作,参加过两次反击战,后来到了建设兵团,搞了一辈子的军事医学,退休之前就是副军了,退休后享受正军级待遇,当年叫副兵团级。

    到了干休所之后,家属们就有了主心骨了。上次张老对的老伴周阿姨发脾气了,周阿姨一个电话过去“戴大姐我家那糟老头子又嫌弃我做饭不好吃了都吃了几十年了居然说不好吃这不是故意找茬吵架呢吗?”,然后戴大姐就过去了,然后张老就熄火了。

    论级别嘛比戴奶奶高的没几个,论经历嘛人家老戴两次上前线后来又在建设兵团干了二十多年,不熄灭能怎么整。戴奶奶叫张老是“小张小张”这么叫的,张老看见戴奶奶得规规矩矩地问好“大姐您吃了吗”。

    再加上老戴是个女同志,退休前官再大也不好跟人顶牛。干休所也住了好几个大区副职老领导,对上老戴同志那也是没有办法的。

    干休所的老头们为此还专门召开了多次特殊作战会议来专门讨论“如何更有效率地与以老戴为首的妇女家属们进行斗争”的扩大会议,可是每一次开会拿出了作战方案来后,在执行过程中却遇到了无法克服的困难。气得当时的总指挥员某大区副职老领导拍桌子骂娘说“你们这些老梆子是真老了屁大点事都干不好!”。

    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以戴奶奶为首的妇女家属们对老头们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迂回侧击、分割包围、围点打援、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等等各种战术行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