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十七章 老韩是个老工艺

里也没那么多秘密,就像采购重镗这件事,很多参与谈判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回来之后也是随便乱说的,有心人如果想打听,肯定都能打听到。

    潘士凯是受人之托前来与唐子风他们见面的,他能走进这家饭馆,自然就没打算对唐子风他们隐瞒太多。这当然不是因为唐子风点了一桌好菜,而是潘士凯要照顾到自己与“老何”之间的关系。人家托到你门上,你张嘴就来一句“无可奉告”,以后还想有朋友吗?

    “其实,我们和两家德国企业之间的分歧,主要是在售后服务方面。”潘士凯说,“我们要求签合同的时候,必须规定在设备出现故障之后,对方应当在一星期之内派出维修人员抵达西野,并且最多不超过一星期时间完成维修。但对方只承诺对属于厂家责任的故障予以保修,但修理的时间不予保证。”

    “也就是说,他们哪怕是一年以后再来修,也不算违约。”唐子风问。

    潘士凯苦笑道:“唐助理要这样说也可以吧。”

    韩伟昌说:“一年以后倒也不至于。我想,德国人可能是觉得路程太远,他们要派人过来,一星期时间怕是不够,所以不愿意答应这样的要求。”

    潘士凯摇摇头:“也不是……,怎么说呢,嗯,我就这么说吧,我们厂里原来就有一台道斯公司生产的外圆磨床,坏了已经有一年多了,我们给道斯公司发传真,希望他们派人来维修,结果他们真的拖了一年时间都没派人过来。”

    “有这样的事情?”这回轮到唐子风惊愕了。他先前说一年时间,纯粹是调侃。从德国到中国,万里迢迢,厂商方面要派维修人员过来,稍微耽搁一点时间,唐子风是能够理解的。但要说拖了一年多都没派人过来,可就有点过分了。

    在后世,已经很少有外国企业敢这样嚣张了。许多国外厂商都在中国建了售后服务中心,以便及时响应中国用户的服务申请。即便是那些尚未在华建立售后服务中心的外国企业,反应速度也是非常快的,他们会及时从国内或者设于东南亚一带的售后服务中心派人过来解决问题。

    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装备市场,谁也不敢轻易得罪中国用户。此外,国产装备对进口装备的替代,也是国外厂商“改性”的重要原因,用户的选择多了,你再想维持官商作风,人家就要用脚投票了。

    但在1995年,中国对国外的依赖还是非常强的,而中国市场的规模又不大,对于许多西方跨国公司而言,不过是一块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鸡肋而已。一台设备拖上一年不给你维修,也算不上什么恶劣的事情,有能耐,你自己造呀……

    “你们都吃过这样的亏了,为什么还要买德国人的东西。”韩伟昌不满地问道。

    潘士凯说:“没办法,德国人的东西好用啊。另外,我们也要对我们的客户负责,人家一听你是用德国设备加工的,心里就踏实了一半。如果我们说我们是用国产设备加工的,就算你生产的东西一点瑕疵都没有,人家也要多检查几回。”

    “你们那台道斯的外圆磨床,现在还趴着吗?”唐子风问。

    潘士凯说:“可不是还趴着吗?这是我们厂唯一的一台加工直径800毫米的外圆磨床,这一趴窝,很多生产都耽误了。好几回我们都不得不把零件拿到其他厂子去帮着加工。”

    唐子风扭头去看韩伟昌,问道:“老韩,你会不会修磨床?”

    “我?”韩伟昌一怔,旋即连连摆手,“唐助理,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这是人家西重的设备,而且还是进口货,我怎么敢碰。”

    唐子风说:“我没问你敢不敢碰,我只是问你会不会修。”

    “这……”韩伟昌呲牙咧嘴,一时不知道该如何说才好了。

    潘士凯诧异地说:“唐助理,你不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