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二十三节 教你如何炫技【三千字】

  这等影响力,不是家大业大就能达成的,必须靠真正的才华。

    因此。

    林栎千呼万唤,终于将师父拉到玉雕厂来指导。

    “师父往里边请。”

    林栎恭恭敬敬,他对师父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无论是从颜值上,还是人品上,还是才华上。

    “我们厂现在采取分工合作模式。

    一件玉雕的碾沟、雕刻由某一部分玉雕师完成,另一些工序由另一部分玉雕师完成。

    每一位玉雕师,现在不必全能,只需要把分工的那一部分完善到极致即可。一点一滴的极致,汇聚成一件上等玉雕!”

    这一模式是师父当年提出的。其实就是汉朝‘千人一工’的现代版,而且,采取这种雕工分配的方式,也卓有成效。

    “不错。取各玉雕师擅长的技艺,组合在一起,可以避免雕刻过程中的劳累、倦怠对玉器带来的不利影响。”

    秦淮颔首,表示赞同。

    要知道。

    不是每一位玉雕师都有足够的天赋和精力吃透每一项古代雕刻技艺。

    就好像读书,高中分文理,相当于一个圆面。大学细分到某一专业,相当于取圆面中一个小圆面。再往上钻研,就是取圆面中一点了。

    圆面中的一点,都足够一位专家花一生时间来研究。

    玉雕技艺足足四五十种,在兼顾练习这些技艺的同时,还要养家糊口,还要苦读诗书增长才华……

    难度确实高得一塌糊涂。

    故而。

    将玉雕师的工作细分,让玉雕师将某一项技艺钻研到极致,再合作雕刻,不失为一种方法。

    “就是很多玉雕师受不了我这一份改变,一直对我口诛笔伐。说我试图毁掉今后的玉雕大师。”

    林栎表情苦闷。

    当林栎说这句话时,旁边的数位玉雕工匠放下手中工具,看了看秦淮。

    对于这种玉雕模式是否会毁掉将来的玉雕大师,他们很想听一听秦核舟奆佬的见解。

    要说谁的话在玉雕界最有分量。

    那肯定是神话一般的秦核舟了。

    “其实无关紧要,你记得古代有多少位闻名遐迩的玉雕巨匠吗?不多吧?

    但是相比于玉雕巨匠,我们却有十几万件堪称精品的传世玉雕!

    一位艺术从业者,靠作品说话就够了。

    没必要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加上大师或者巨匠。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有一句话:我们不需要伟大的作家,我们只需要伟大的作品。作品代表一切。”

    秦淮淡淡的说了一句。

    如果一位玉雕师的作品达不到顶尖,那他有资格谈大师吗?

    如果一位玉雕师的作品能够流传千古,大师的虚名已经无所谓了。

    就像秦淮。

    秦淮根本不在乎大师这种虚名。

    听得秦淮的话。

    林栎若有所思。

    旁边的员工则是一头雾水,好像有些难以理解……

    “就好比万里长城,修筑万里长城的劳动人民已经没了名字,但他们的建筑,却举世闻名。

    师父是这个意思吗?我们玉雕厂合作,可能不会出现大师,但能出现一流的作品,这就够了!”

    林栎嘴角的笑意慢慢扩大。

    师父的话给他打了一剂强心针。

    他不会毁掉某些大师,相反,他的玉雕厂,能够在顶尖作品寥寥无几的时代,雕刻出顶尖的玉雕作品!

    林栎目光坚定。

    还是师父看待事情的视角独特。

    这也是师父的心气和胸襟。

    若不是这份胸襟,怎么会被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