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四节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周培公应该算是一个很有特点知识分子。根据林风所了解到的这个时代的儒生很少有象他这样好爱军事这门学科的当然这里的这个“爱好”不包括那些翻阅《三国演义》的清谈者务实、严谨以及愿意花费巨大的精力进行实地调查这些特征把周培公与那些吹牛分子严格区分开来----这样的人材在这个时代确实非常罕见据说在最近这几百年内类似的家伙只有袁崇焕等少数几个。

    拟定军事制度是一项非常之有挑战性的工作而且能够完成此项工作的资质要求很高最起码也有三点:第一具有军人的经历以及对当代军队具有整体上的认识;第二具备高级别的文案工作能力;第三这样庞大的工作显然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那么这就需要负责人具有相当强悍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从而能够领导一个精悍的参谋军官团完成此项工作。

    其实在林风原来的想法中让周培公干这样的工作实在是有点浪费人才这个人若在军队中好好锻炼一下的话是有能力独当一面的不过到了现在却别无选择因为就目前汉军将领级的素质来看也只有他才能胜任这个职位。

    在这个漫长的冬季中汉军的全军整编的工作就这样不动声色的开始了。在开始召回下级军官的时候林风心里其实非常之紧张老实说军队这块虽然展得非常极为迅但显然缺乏足够的凝聚力----换句话来说林风本人对军队中的中、下级军官缺乏足够的影响力。

    这些军官的出身成分非常之复杂其中一半于跟随林风杀入北京的辽东军系和福建军系而其他的一半则于新近提拔的直隶北京本地军官和投降的清军军官。之前因为紧张的政治斗争和强大的军事压力为了能够迅的编组出一支能够作战的军队林风给予了手下将领最大的自由所以军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施行的是部队长制度也就是说各支部队的主将对麾下的部队具有百分之百的权力这里就包括军官的任免可以想象现在在汉军中服役的所有军官都是当然都是各自的长官放心的人那么根据这个理论推导若是某一个将领有一天忽然对林风有了不满那他绝对可以非常轻松的拉走他麾下的部队。而林风现在开始大规模的调动中下级军官本身就是直接侵犯了手下将领的权益当然害怕这些军方大将进行反弹。

    这个过程进行得非常之谨慎根据后来将军们的反应来看林风显然是有点多疑了实际上眼下汉军的政治处境虽然谈不上好但也不算很差至少还没有多少人对前途感觉到失望而林风大帅本人在这段时间的表现也是非常之令人信服的所以这些将军们压根儿没想到要去造反独立什么的这个在林风看来“生死攸关”的军事命令落在将军们的眼里稀松平常此刻他们都沉浸在升官的喜悦之中丝毫也没有察觉到这个军令背后的深刻蕴意。

    改革的第一步当然是进行收买。在这个授意下大汉军元帅府了一系列的升迁命令周培公被任命为大汉军总参谋长授少将军衔号曰“军师中郎将”驻守大同的赵良栋将军被授予少将军衔号曰“寇北中郎将”;其后王大海、孙思克、刘老四等人也得到正式军衔号“建威中郎将”这里6军方面只有赵广元的封号奇怪了点为了适应这个时代的民族关系他得授少将号曰“蒙古中郎将”----这对于蒙古各部落来说可以算是某种挑衅了但可惜的是因为文化素质方面的干系当代的蒙古贵族没几个人了解当年匈奴的历史所以当这个消息传播出去之后倒也没搞出什么民族冲突。海军方面虽然简陋得很实际上就目前的武装来看汉军拥有的那几条破船也仅仅能够走走私运运黑货打海战那是决计指望不上了但尽管如此施琅、杨海生的资历和战功摆在那里不封赏一下确实有点说不过去所以两位提督也分别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号曰“伏波中郎将”。

    这个收买活动虽然没花什么钱但却给予了各级军官极大的心理满足因为这个繁琐复杂的体系极大的满足了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