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六节(下)

    现在局势的展差不多算是非常明朗了大汉帝国在变汉周边境早已集结了大票大批野战军团各支部队的部队长对自己所需承担任务早已是清清楚楚沿着军事对垒线一字排开甚至就连对面的周周军对此也是心照不宣人人都在等待战争正式打响的哪一刻。

    大周皇朝的命运自吴三桂死亡之后就已经注定了。这个类似于草台班子的朝廷似乎从一开始就从来没有走入正轨过总之除了少数比较有才能的军事将领之外政府内部大多数成员都是胡乱拼凑起来的不合格人员其中一大部分是和吴氏家族有亲属或者友谊关系家族成员;而剩下的就是那些政治投机分子如果仅仅是如此倒也罢了历史上也不乏用这种家族管理模式走向成功的王朝但致命的就是是这批人还喜欢内讧彼此争权夺利窝里头打得不可开交。

    这种可怜亦可笑的内讧除了给南周皇朝挖下灭亡墓穴之外还给湖北、江西、湖南、广西、贵州等行省的数千万人民带来了深重地灾难。

    就现在的情形来看目前有占据优势地位的是总部设立在长沙吴世幡集团在过去将近两年的内战之中吴世幡依靠“大义”和“正统”的名分获得了南周皇朝内部大多数地方势力和军头的支持不论是从地盘上讲还是从军队数量上看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而他的敌人也就是他的叔叔吴应麒相对来说处境就越来越差虽然现在他依然得掌握着吴三桂集团内战斗力最为彪悍的几支军队但却终因为实力相差悬殊的原因不得不步步退守节节败退。

    说起吴应麒这个人林风倒还真是没有半分印象不过这个事情倒也并不能怪他要知道中国历史课本上并没有把这个家伙收入进去而且也没有那次考试会给他一个填空或者选择题的机会甚至就连金庸先生也不肯在这个家伙身上花费笔墨所以他不知道倒也算得上是情有可原。

    实际上在吴三桂的诸多儿子当中能顶用的没有几个唯独只有吴应熊和吴应麒还算勉强是个人物。关于吴应熊的事情大体上舆论给的评价还算不错虽然结局凄惨但在之前的京城斗争之中也算是着实放过一些光彩因此虽然最后落败砍头但大家提起他时都还会竖起大拇指说一声:是个狠角色。

    而吴应麒却和他的哥哥大为不同如果说吴应熊表现出来的才能更倾向于官场倾轧和宫廷阴谋的话那吴应麒就是完完全全地继承了他汉奸老爹的衣钵是个相当有才能的军事统帅。

    昔日吴三桂突然起兵麾下的战将除了本部十大外姓总兵之外家族内部兵权最大、分量最重、军事能力最强并且战功最大的人除了他本人之外就是这个吴应麒了。

    吴应麒之所以胆敢向吴三桂亲口遗嘱立下的皇太孙吴世幡叫板凭借的就是他本人的军事才能以及他在南周军事集团之中的崇高威望。而就在当时皇太孙党和亲王党在长沙激烈内斗的时候南周一众大臣明明都知道吴世幡是“正统”但却依然不敢轻易表态由此可见亲王党的势力之强悍。

    在皇朝中枢宰相夏国相是吴应麒的人在各地军镇马宝、杨溢之等是他的心腹旧将昔日皇储之争时内外呼应几乎令吴世幡的皇太孙党无可招架。

    然而过去毕竟是过去所谓一子落错满盘皆输自从那日长沙之变以吴应麒仓皇出逃结束之后这个局势几乎就再也没有办法更改了如果说一年前许多人还对吴应麒有着“靖难之役”的幻想外那现在这种幻想就早已完完全全的破灭了。

    在长达两年多的南周内战之中第一年吴应麒占据了相当大的战场优势在逃亡至岳州之后他利用昔日在军队之中的威望在长江防线上迅集结起一批有战斗力的军队并立即向南方动进攻并在战争初期取得了一定战果;而皇太孙党则以长沙为根据地苦苦支撑仅仅在头一年吴应麒的大军就曾经多次围困长沙城虽然最后因为援军及时赶到且自身后勤补给不全而被迫撤退但也是沉重打击了皇太孙集团的正统号召力曾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