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九节

    对于胜利捷报的态度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各地人民表现出了迥然不同的态度。当统一的消息从福建、广东一路传过去的时候这个讯息引的社会震动有如物理学上的那个著名的震动理论越朝后走反应越大相对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广大人民反应非常平静总之没有什么人认为此事应该值得庆贺所以当驿站的信使挥舞着夸张的的大红军报一路招摇的时候大部分的动作都是伸长脖子看看热闹然后:“哦?!福建也被打下来了?!”然后该干什么干什么去甚至就连茶馆里的谈客也很少把这个事情当作重大新闻来评侃一番总之态度非常淡漠。

    不过越过黄河之后北方人民的反应就激烈得多了当消息传到之时沿着官道驿站各地村落闻声欢呼雀跃在南方大受冷落的信使突然间吃香起来每次一到地方都有大票人马冲上来围得水泄不通七嘴八舌地打听前线的各种消息这种热闹和喧哗甚至还引了一场小小地市场经济革命:趁着这个机会许多地方原本很冷清的驿站忽然转型为周边村落的赶集场所大伙一边打听消息一边做买卖。

    这里面的原因倒是很简单北方人民之所以这么激动主要是因为此次出征的军人几乎全数来自北方各路野战兵团、涵盖各种民团、壮丁在内约莫有七十多万人马按照这个数字推下来安徽、山东、河南、直隶等几个行省几乎村村都有人出征要知道战阵之上那都是生死在天谁也不想自己的亲人朋友就此埋骨他乡因此关注的力度当然要大上许多。

    当然除了这一最直接的原因之外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汉帝国的封建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得有大有成效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荒芜无主的土地分配、以及土豆、红薯、玉米等新作物的驯服和推广。几年下来北方一片安定气候良好几乎年年丰收广大农村的丁口户册统计和口粮保障工作大体完成流荡、抛荒、逃难等大股流民流窜事件基本上已经杜绝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帝国的合法统治已经得到了全社会各个阶层地一致肯定并且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听闻官军收西南”自然是要“家祭勿忘告乃翁”了。

    而长江中下游地区那就肯定没有北方人民这么顺贴了当然这里并非是说南方人民有异心这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战争终究未过去很久基本上可以算做是“新征服地区”要知道这个时代广大中国人民的地域观念还是相当之强烈按照一般的理念大体上隔了几个村子都可以算做是“外乡人”何况千里之外的北方佬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虽然说大家伙儿不会认为汉帝国是非法政府但也决计不会突然间对这个来自北方的朝廷立即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所以当统一讯息传到之时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对战争终于远去的如释重负但感情上却难以出胜利者的欢呼。

    当然这些动作都是社会底层人民的最朴素、最直接的反应相对而言士林方面的舆论就是“形势一片大好”了。公允的说升级到国家民族这个层面上封建士林阶层的视角和理念还是要比老百姓高得多这次听说帝国大军席卷大西南统一了九州华夏读书人不论是哪个学派都是一片欢呼声一时之间各种赞叹文章纷纷问世南北士林一致认为这一事件的功绩是可以越朱元璋驱逐蒙元的而皇帝林风的英明和伟大也是可以在历史书上留下一个巨大的记号的所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自然也是值得期待的。

    这桩事情反应到现实政治上就立即可以从南方的科举考试上体现出来。

    实际上在一**零年上半年这段时间之内林风最主要也是做这个事情。攻下江苏之后随着帝国大军向南方的不断推进皇帝陛下也在不停的走穴第一炮在扬州打响之后得到了广大江南人民的一致好感----这就是和满清殖民政权的最本质的区别了相较而言那些剃着半秃瓢留着长辫子的通古斯野猪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异族强盗又烧又杀犯下了滔天罪孽广大江南人民恨之入骨所以不论这个政权做了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