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T型路口

难现这里居然还有一条路。

    老唐,你说为什么这水怎么就不会转弯呢?至少有一些会溢到转弯处去啊!你看看转弯哪里,一点水都没有?

    恩,当时的水流急的冲下来,水流量应该很大,而墓道是平行的,正常情况下转弯处的墓道也应该会有一些水流才对。而偏偏转弯处没有水,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的生呢?

    往这边看看!我说我就往水流过的这边走去,墓道开始的一段还是砖头结构的,我们没有走出十多米,就现墓道两边变成了石头的结构,而且是开凿的那种结构。

    相哥也现了墓道的不同,问我说:老唐,这里怎么又变成了石头结构了呢?

    我想了想回答说:这石山和土层总是有一个分界线的对吧!

    相哥点点头说:那又怎么样?

    这条墓道可能让我们通向万棺崖的内部,而转弯处的那一条墓道是通向万棺崖外面的。地面上的方圆周围,除了万棺崖之外大部分都是土层啊!而这个古墓十分的庞大,庞大到涉及到万棺崖以外的地方。

    老唐,那我们现在又回到万棺崖内部了吗?

    我点点头,常理来分析是这样的,当然这也有可能出现不合情理的情况。

    但是我们在万棺崖内部不是更加的困难出去吗?万棺崖是石质结构,相比土质结要难对付很多。在土质结构的古墓,大不了咱们用手刨土挖出一个洞来的概率都要大很多。

    其实这也不一定,你想如果万棺崖被挖空了话,你说这种事情可能生吗?

    相哥摇了摇头说,如果要挖空万棺崖,那么必定会产生很多的石头,这些石头肯定不可能被运到很远的地方去,我们在万棺崖附近并没有现堆置的石头。

    我点点头,万棺崖不一定完全的被挖空了,但是从上面水域的空地来看,万棺崖就算不是全部被挖空,也是被挖空了一大半。而这么大的空洞又不可能是人工挖出来的,也就是说万棺崖内部的空洞是天然形成的。

    人们只是利用了这个天然的空洞来建造古墓,尽管建造古墓的时候,人们会将万棺崖通向外面的出口都密封起来。但是,经历过这么多年的时间,万棺崖的地质肯定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他们封住了一些出口,又有可能重新的产生一些新的出口。

    老唐,万一万棺崖还没有形成新的出口呢?至少在上面的水域就没有出口不是吗?如果有出口,应该会有光亮从外面照射进来的。

    尽管相哥提出各种疑问,但是直接告诉我走这边会比另一边更容易的出去。砖头结构的古墓始终是没有那么的坚固的,在里面我们始终不敢有太大的动作。

    顺着墓道,我们向前走了几十米,一直以来我们都没有出现缺氧的迹象,这就说明墓道基本上是有一定的通风能力的。既然天然能形成溶洞,那么这一带的地质是不会因为建造了古墓而被改变的,万棺崖外面几乎都是凹陷的岩体,很有可能其中的某一个岩体就与内部相连接着。

    甚至很有可能,万棺崖上的悬棺也是人们从万棺崖内部搬到外面去的,等到将悬棺放好之后就用石头封住内外的通道。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而已,确实十分有可能的猜测。

    相哥慢慢的被我说服,对于接下来的路更加的有信心了。相哥一手握着枪,一手拿燃烧着的木块,心情还是有一些紧张。在木块燃耗的差不多的时候,我们必须停下来从新的点燃根木块,还好的是这些木块可能是特别容易燃烧的松树,上面还有一些松脂,燃烧起来特别的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