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动(二)

德抱着怀才不遇的遗憾以临时少校军衔从美国空军提前退休。第二年他应中国航空委员会的高薪聘请来华担任该委员会的顾问。曾任最高统帅政治顾问的澳大利亚人端纳送给他一句忠告:“在中国只有最高统帅夫妇说了算其他人都是听命于他们的。只要抓住最高统帅和夫人你就可以做你愿意做的任何事情。”陈纳德牢牢记住了这句忠告他积极地向最高统帅和宋女士献计献策并博得了他们的赏识。尤其是担任中国航空委员会秘书长的宋女士对他更是格外青睐。中国“第一夫人”的娇美容貌、绰约3姿和高雅气质也使极富浪漫色彩的陈纳德为之倾倒。他把宋女士的第一次召见称作“终生难忘的会面”并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在我的心目中她将永远是一位公主。”

    194o年11月陈纳德奉最高统帅之命带着一份购买5oo架飞机的订单和招聘美国退役飞行员来华参战的计划返回华盛顿。不久美国决定向中国提供租借物资并从原定提供给英国的作战飞机中拨出1oo架给中国。陈纳德根据中国提出的条件以每月75o美元的高薪和每击落一架日机奖励5oo美元的优厚待遇招聘了一批飞行员和地勤人员。1941年8月美国志愿航空队在缅甸境内成立同年12月开始参加对日空战并很快就取得了辉煌战绩这给陈纳德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中国战区成立之后志愿航空队纳入美国6军航空部队建制编为第1o航空队第23战斗机大队陈纳德也在最高统帅和宋女士的积极争取下被美军授予准将军衔。从4年前郁郁不得志的临时少校到今天肩上那一颗闪亮的银星他深深体验到了追随最高统帅夫妇给他带来的巨大利益。

    这时他又踌躇满志地向最高统帅提出了一项宏伟的空中作战计划。他认为如果美国能提供5oo架作战飞机和1oo架运输机并授予他对中国战区的空军指挥全权他就能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打败倭国空军赢得战争的胜利。他根本不考虑什么实际的可能性而只想以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大胆方案引起最高统帅和美国方面对他的重视。实际上稍微有一些军事常识的人都可以看得出来他的这个计划实际上根本没有多少的操作性。只有空中结合地面的大规模进攻才可能击败一度不可一世的倭**队单纯依靠空军是完全做不到的。

    陈纳德的计划确实对最高统帅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这好像是给他指出了一条既不用实行任何改革也不用消耗多少实力轻而易举就可以取得战争胜利的捷径。于是最高统帅暗自在心里打好了一个如意算盘他准备以诱使美国提供一支强有力的空军力量为条件与史迪威达成某种妥协。

    6月24日最高统帅再次约见史迪威。尽管一开始的谈话仍然有些不愉快但气氛很快就生了变化。最高统帅表示可以接受在印度装备和训练中**队的计划甚至还答应再向印度空运5万中国部队。关于这支部队的指挥权问题他接受了史迪威提出的撤换杜光亭的要求同意由史迪威担任驻印部队的总指挥并负责训练工作另由罗上将主管行政和军纪。同时他提出了由美国提供5oo架作战飞机和保证每月空运5ooo吨物资的要求并对史迪威叮嘱说:“关于飞机数目和空运吨位的事情实在是维持中国战场现状的基本条件希望参谋长给予特别的注意。”

    史迪威并非不重视对华援助问题他曾经一再打电报、写信向史汀生和马歇尔提出援华的具体项目和数量以至马歇尔都感到有些不耐烦。有一次他甚至来电批评史迪威过于急躁。宋部长也曾打电报给他劝他不要火急火燎地催促美国6军部因为美国对华运输实在是大艰难了。租借物资从美国东海岸装船后先要穿过大西洋和印度洋经过近2万公里的海运然后从卡拉奇上岸经过25oo公里的铁路运抵加尔各答;再经过孟加拉至阿萨姆的窄轨铁路运到空运司令部的各机场最后才能飞越“驼峰航线”到达昆明。尤其是最后一段

    -->>(第2/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