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七十九章 救火(二)

抽调一个步兵营炮兵第六团(加农炮一连仅两门炮)山炮兵一营(炮12门)高射炮一连(炮4门)战车防御炮一连(炮4门)及一部分卫生部队。

    对白总长的种种行为就连留守广西的桂系军中对此都认为这次守城将是十分危险。第一八八师师长海竞强和冯璜、蒋晃等都是白总长的亲戚、亲信故而白总长将他们调离险地把一些桂系里的杂牌留下来守桂林顿时使留守桂林的部队军心大受影响人心惶惶议论纷纷守城官兵都认为无异把他们送葬于桂林愤愤不平;因此军心涣散士气低落纪律废弛逃亡日多。许多人都为这次守城给家属写了遗嘱。

    还在八月底国府便下令桂林全城疏散。桂林原为大后方中央、地方包括其他党派都有大批人员、机构、工厂、学校设在桂林一旦下令全城疏散非防守军务人员一个不留违令者作汉奸论处于是乱作一团。白总长又命令附近郊县“劳军”支援大批粮、油、肉、菜给守军;白总长把留守部队打乱建制后还亲自布置桂林城区各道工事因为188师调出不得已只好抽调阚维雍师一个加强团渡过漓江守卫七星岩一带阵地。为了作战需要白总长下令:“阵地前妨碍射击的房屋可以预先破坏必要时可以放火烧。”结果桂林城内外上演了与“长沙大火”类似的混乱日军尚未见影桂林已是一片焦土大火六夜不熄连收藏的军需物资也被烧掉不少。

    因为白总长的插手桂林的防御作战计划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第一三一师占领中正桥以北沿河北门至甲山口地区及漓江东岸屏3山沿猫儿山至七星岩地区包括各个小山各个独立据点。以第一七o师占领中正桥以南沿河至定桂门、将军桥、牯牛岭及甲山口地区。两师作战地境为中正桥甲山口相连之线线上属第一三一师。第七十九军之第七一二团占领德智中学及以西山地。炮兵部队由炮兵第六团陈团长统一指挥将山炮兵各配置一连在北门、南门及象鼻山各附近榴弹炮及加农炮连配置在皇城及体育场附近高射炮连配置在独秀峰附近。战车防御炮配属在北门附近。总预备队步兵两个营(第一七五师及第一八八师之各一营)控置在鹦鹉山、孔明台间地区。防守司令部在鹦鹉山岩洞内。第三十一军司令部在孔明台岩洞内。第一三一师司令部在东镇路之猫儿山岩洞内。第一七o师司令部在丽泽门外老君洞附近。加上一些地方武装――也就是李、白一贯倡导的寓兵于民的各县民团桂林守备部队共约3万人。在那些民团里面甚至能见到不少白苍苍的老者。

    作为城防部队主力的第一三一师第三九二团占领中正桥以北沿漓江至北门之线特别加强沿河西岸的工事及火网配置。第三九三团占领北门至甲山口之线并于北门前面各小山占领前进据点阵地构成火网互相支援。两团战斗地境为北门火车站沿公路至鹦鹉山右侧之线线上属第三九二团。第三九一团(欠一营)占领河东屏3山沿猫儿山至七星岩及水东街、沿河之线包括各个小山独立据点。第三九一团之一营(欠一连)为师预备队控制在师部附近。

    粮、弹及副食等计划屯集三个月用量当时广西绥靖公署积存在桂林的武器弹药颇多因为时间仓促疏散不去大量拿来充实各防守部队主副食按照部队直接供应不足三个月但桂林疏散后民间遗留下来的很多各防守部队都自行搜掠屯集足够有余。

    为了构筑城防工事桂林市城防司令部成立了一个城防工事构筑委员会负责计划工事构筑事宜第三十一军副军长冯璜是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冯璜对此极为热心在他未曾离桂林城之前几乎每天他都到各部队、各个山头去督察工事构筑情况。当时的阵地编成及各个工事的构筑是利用桂林石山地形的特性构成各个独立性的野战工事也有一部分半永久工事除防守外围阵地为第一道防线外由皇城、独秀峰至孔明台构成一道向南的外八字第二道防线准备巷战时保卫城防司令部、第三十一军部及第一三一师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