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四、与子同袍

袍哥是四川方言,就是我国著名的民间帮会组织,也叫哥老会。因为一直反清也称“汉留”,但最普遍的称呼是袍哥。袍哥有两种解释,一说是取《诗经/无衣》的“与子同袍”之义,表示是同一袍色之哥弟。还有一说是袍与胞谐音,表示有如同胞之哥弟。两说意思大致相同。

    袍哥主要以各大水码头为据点。它作为一种帮会组织,拜关公,讲义气,提倡侠义与互助共济,重视宗法观念,以“桃园聚义”、“瓦岗威风”、“梁山根本”为榜样,相互间均称兄弟,喊出“有饭大家同吃,有难大家同当”的口号。凡是袍哥,到了别的码头,只要拜了码头,就会吃住不愁,故而有“千里不要柴和米,万里不要点灯油”之谚。袍哥的另一特点就是公开性,它与其它秘密帮会不同,是四川大多数成年男性都直接加入或间接受其控制的公开性组织,对社会各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袍哥在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是1911年的四川保路运动。川人对袍哥多有好感,早年间有句老话:“袍哥人家,不拉稀摆”。

    胡法坚副参谋长点头道:“那时川军打我们红军时,我们一喊‘中国人不打自家兄弟’,川军里后退的准是袍哥会的人。”

    小蝶开心极了,跑过去便吹起了《水兵圆舞曲》,九名瘸子兵随着口琴声,跳起了笨拙的但却掩盖了他们腿瘸的水兵舞。成义也掏出一把口琴,也不分什么音阶一吹一吸地打着点。看着瘸子班九个瘸子蹲在地上跳着,大家拍着手,笑声传出几里开外,小玉笑得前仰后合的,也顾不上新娘形象了。

    待聂排长们一下场,小峰上前一声断喝:“全体抗日游击班,立正――!”场内外的官兵听罢齐刷刷地立正,陪着客人的占彪和隋涛也都随之立正。只听小峰喊道:“让我们以我们的六条军规,为大郅和小玉的婚礼壮威!第一条――”

    百多号人齐吼:“服从命令,不许擅自行动!”里面还参杂着小宝等四名女将的喊声。

    小峰又喊:“第二条――”众人又吼:“做优秀军人,会打枪,会武术!”

    接着,第三条“保护战友,伤要救护,死要厚葬”;第四条“孝顺老人,保护妇女儿童”;第五条“学习文化,学识字会写信”;第六条“不打国人,不杀俘虏”――全体官兵逐条春雷乍响异口同声地背诵了出来,阵阵回声远远传来。

    谭营长们无不为之震撼,彭雪飞感慨地说:“他们这六条军规可比我们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内容要全啊!”

    暮色中小宝最后宣布:“抗战婚礼进入最后一项,婚宴开始!”

    所谓的婚宴还算丰盛,有缴获的日军罐头,有袁伯带来的猪头肉,有小玉自腌的咸菜,有头一天新蒸的馒头,还有一碗碗的散白酒。

    眼见这婚礼开成了联欢会和誓师会,让谭营长们进一步了解占彪和这支部队,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抗日班全体官兵的士气,为他们马上要进行的精兵训练打下了基础。

    胡法坚副参谋长感慨地和谭营长、桂书记们说:“眼见为实啊,看来这支部队战斗力之强所言不虚,想办法收编为我部,一定会成为主力部队,如果成敌对我们则大有不利。”

    谭营长摇摇头说:“改编看来有难度,这小子一门心思执行留守装备的任务。不过他对敌友只有一个判断标准,就是看打不打鬼子,所以他不可能会与我们为敌的。”

    胡副参谋长突然眼睛一亮:“对了,过段时间中央的首长要来江南视察,能不能请他们当卫士保护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