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七、云岭火种

平时与新四军和八路军来往的**都参与这场战役,只要他们向新四军开枪了,只要他们手上沾上了新四军的血,自然就被拉下水成了新四军、**的敌人了,比如素与新四军交好的一零八师还有一部分川军等。而把经常和新四军联合作战的抗日班调过来更是这个目的了。但上官云相没想到占彪这样决然地拒绝了他的命令,而且很明显地在掩护新四军的突围。他下令追击的**部队把占彪的狗屁抗日班当新四军一样去打,它火力再强不也就是三百来人嘛,怎能抵得住我八万大军。

    占彪着着狼狈而退的新四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疑惑地问彭雪飞:“新四军是很能打的,你们有近万人的部队,而且有北伐名将叶挺军长的指挥,但这回怎么一打就散摊子了?”

    彭雪飞长叹一声:“别提了,一言难尽。我们连普通士兵都知道,叶军长根本没有实权,项英政委不信任叶军长,争权夺势的,都把叶军长气走好几次了。这次转移也不听叶军长的意见,走了一条最绕远最危险的线路,而且还是晚上出发,又赶上冬天下雨。更主要的现在不是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嘛,我们没有足够的防范心理准备,结果吃了大亏。”

    项英和叶挺的关系十分复杂,是新四军历史和皖南事变中无法回避的事实。项英、叶挺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的领导体制造成的领导错位。按照党指挥枪的原则,叶挺虽然名为新四军军长,但因其为非**党员,不能参加党的会议,无权阅读党的指示和文件。即使是关于新四军工作的指示,**中央也是先直接发给项英,再由项英口头向他传达。对与军事作战密切相关重大决策,项英都当成“党内机密”来处理,不征求叶挺的意见。所以叶挺无论是军事决策还是战斗指挥都处于无权的地位,他的军长职务形同虚设。尤其是项英以种种理由搪塞中央,在东进北上这个关乎新四军发展的战略大计上处处掣肘,对叶挺组织新四军北渡发展江北的战略持不合作态度,造成了1938年8月叶挺的第一次辞职。后来经**中央的挽留相劝,叶挺同意回到云岭,就是抗日班在1939年2月23日当卫队那次战斗,掩护叶挺在周恩来陪同下回到云岭新四军军部。但位高功显的项英暗里仍然故我,使叶挺在1939年再次辞职出走澳门,又被请回后还是有职无权。在这次转移中项英刚愎自用不听从叶挺的意见,终于酿成了搭进自己生命的惨败。

    谭营长指指新四军杂乱的队伍说:“我们这批人文职人员比较多,有一大半是教导总队的学员,还有军部直属队的,被服厂的,卫生队的,宣传队的,全靠我们的机枪连掩护着冲到现在。他们虽然是文职人员,可都是优秀的中华儿女,是我们云岭的火种,还请占班长和抗日班鼎力相助。”

    占彪抬手拦住谭营长的话说:“谭营长,你就不用多说了。保护兄弟姐妹,我占彪当仁不让!协助抗日军队,我抗日班义不容辞!我们马上出发!”

    追击新四军的**部队开始紧逼过来,并有子弹打过来。正后面是一个团的兵力,两翼也有其它师的两个团包抄过来,呼叫声和枪声响成一片,这阵势好像是在围猎。

    上官云相和顾祝同深知,这批教导总队和新四军文职人员是新四军的精锐,是**的火种,所以催促着后续三个师从更大范围来追击合围。但**遇到抗日班后还没有拼命往前冲的,毕竟他们都忌惮这个抗日班的威猛火力也听说过“钢班”近乎神话的传说。

    与抗日班后卫接触的**团长更是心存敬意,因为到现在为止,抗日班的火力虽然凶猛,轻重机枪和掷弹筒织成道道火网,但一直没有冲活人打,**官兵们都不是傻子,这让他们百感交集,奈于军令他们只好跟在后面佯追着,胡乱打着枪,一直到另一个团急于领功越过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