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三十二章 看人送礼物



    “稚圭啊,你说世弼和应将军为人如何,有什么优缺点?”徐茂公突然又问起这个。

    “这…”张文犹豫,在上司面前评价同事,可不是容易事。说优点还行,要说缺点,难免会让人以为你在打小报告,但光挑好听的,又让上司觉得你这人太滑,人嘛,哪能没有缺点?

    好在徐茂公过来是为他解惑,而不是再难为他的,于是主动说道:“世弼为人冗豫少决,赠佩刀给他,是希望他今后行事能果断些。应将军为人放诞少检,赠带给他,是希望他日后懂得自我约束。而稚圭你…”

    徐茂公有意看下正全神贯注听他说话的张文,才继续道:“稚圭的人品和才干无可挑剔,自然不用我赠礼物,来让你警戒。”

    张文

    胆了多少天,换来地却是这么高的评价,一时有惊,“大人…”对徐茂公地眼光他很信任,却越是这样,越让他不好意思。

    “等仗一打完,我就向朝廷保荐你。”徐茂公说道。备战期间,军中的将领一般是禁止外调地,除非是受了处分,降职的。而有经验地统帅,也不会在这时候放得力干将离开自己。

    “文只求能在大人身边效力。”张文恭敬答道。徐茂公对他有知遇之恩,经过天花一疫,他和并州同僚又相处融洽,一说离开,他还真舍不得。

    “稚圭有管、箫之才,在并州岂不是埋没了。”徐茂公不让他再谦虚,看着案卷又提醒他,“以后看书写字,至少保持一尺以上的距离,别靠得太近,对眼睛不好。”难不成让他送眼镜给张文当礼物,那也得这时代有才行。

    “是。”张文可不敢与管仲,箫何做比,他现在的目标是郭孝恪,“那如果是郭刺史,大人会送他什么?”今天机会难得,张文大着胆子问出来。

    徐茂公有些意外:“郭刺史?你是说孝恪?”姓郭的刺史本就没几个,能让张文惦记的就更少了。

    张文点头。

    “这个,我还真没想过。”徐茂公笑道,当初在瓦岗,大家都是朋友,哪有什么上下级的概念,有话一向直说的,也不用费钱来暗示。

    没得到明确答案,张文有点失望,据说郭孝恪在徐茂公身边做长史,多少年都不离左右,而且他批过的公文,徐茂公是从来不用看第二遍的,这份被信任的能力,张文很羡慕。

    “在并州,你顶多能升到司马,长史的位置,我是不会给你的。”看出他的心思,徐茂公明白告诉他。

    “为什么?”张文不服气。刚说他有管,箫之才,现在连做个长史都不行吗?

    “因为那是我的官职,我不能连自己的饭碗都给你吧?”徐茂公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大人!?”张文吃惊了,从都督到长史,可是降级啊,以徐茂公的才干和处事之小心,怎么会不升反降?

    知道他现在还看不出这点,徐茂公解释给他听:“你看,近两年,蜀王李恪,领了益州大都督。越王李泰,为扬州大都督。我看陛下,迟早会给并州也派个大都督。而蜀王,越王,因为年幼,都不会去封地上任,所以没意外,并州就是归了哪个亲王,也得由咱们来管,只要我还在并州,长史一职舍我其谁。”

    唐朝开国才二代,原来没这规矩,张文听徐茂公说了才恍然,对上司的高瞻远瞩更加佩服,他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表示:“那属下可绝不敢和大人抢饭碗。”如果都督等于长史,张文可真不敢求,就算在军营,他也是文职官吏,可不是将帅之才。

    ……

    十二月,

    快到年底时,徐茂公收到了现任赵州刺史的郭孝恪的书信和新年礼物。

    其实这礼尚往来是每年必然的,但今年因为张文的事,徐茂公对这新年礼物别用了一番心思,特地挑选了一块精美的汉白玉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