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五十九章 双飞

足够钱已经足够多了。多到几十辈子都花不完。之所以想做海捞这样的事情。一个是自己感兴趣。另一个人嘛。自然是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不管怎样。海上丝绸之路的沉船。有百分之九十九都应该是中国出产的东西。自己既然有这样的能力。当然不希望这些东西落到老外手里。近现代以来。中国流失的东西已经足够多了。自然不希望继续流失……

    就在那五个专家学者进行清点整理的第二天。游弋在缅甸外海的唐宋又发现了一艘沉船。

    五个专家还沉浸在那艘沉船中。还没回过神来。这边却又要打捞了。这速度。换谁来也受不了。

    便在他们懵然不信中。一艘大约四五十米长的沉船终于都说考古专家这样的高手们一般情况下都是喜旧厌新的谁让新东西就代表着假货。就意味着不值钱呢。不过。这一回。他们却是喜新厌时间认下先前的沉船。而拥到了新船上。

    那厢。雅正然笑得合不拢嘴。挥挥手。直接示意回航了。没办法。这两艘沉船都不算小。已经占据了两艘打捞船的甲板。便是再有发现。那也无法打捞了。不回航?还能干啥?

    这当儿。他不能不惊叹唐宋的速度。从发现到打捞。总共花掉的时间。居然还没有一开始地航行时间长。若是以后打捞也有这样的速度。那一年下来的收获。那得多大的博物馆才能放下?

    唔。看样子。光浦东一个博物馆还不够啊。那博物馆分馆估计都要提上日程了……

    呵。要是这样地收获。一个月来上几次。到时候。在北京广州再建两个分馆。那他这辈子除了钱之外。也算给咨子孙后代留下了点东西。而且。不是留给哪一个人地。

    不过。说到这点。唐宋这小子的功劳却是不能抹杀的。要是没有他。不说什么博物馆了。便是那遍布海底地沉船。估计一个也上不来。这可不是钱多就能做成的事情。换谁如此精准地搜索沉船并快速打捞呢?

    五个专家很快便给第二艘沉船进行了断代。

    似乎是明初的。不。他们可以确定是明初的。

    明初嘛。自从郑和下西洋一段时间后。海上丝绸之路可以说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地高峰。只不过这个高峰持续的时间不是太长就是了。自从倭寇出现后。一下子便到了低谷。而且。一低就是几百年。一直低到闭关锁国的晚清。

    但是。明初那段时间地丝绸之路十分繁忙却是真地。那时候的广州。天天都有船进船出。在这地方发现这么一艘沉船。根本不足为奇。

    然而。仔细查看沉船地结构后。两个对古代船舶有着很深研究的专家张口结舌目瞪口

    这船地结构布局。似乎跟史书上郑和下西洋的船只结构布局一模一样。

    难道说。这就是郑和船队中的一艘船?

    运气这么好?一打捞就捞上来这样一艘东西?不可能

    两个专家相视两眼。也不管船里的东西了。直接就研究起船只本身来。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船只。一共分为五种。据史书记载。最大的宝船长达一百五十多米。上面建有四层楼。而最小的。就算眼前这艘。只有五十四米左右的战船。战船的了。专门用来打战的。

    就在他们两个仔细查看船只状况的时候。另三位专家却有些失望。这船上的东西少的可怜。除了一些少量的日用品外就没别的东西了。似乎。没多大价值。

    便在这时候。两个专家终于从一些细节确定了。这船。就应该是郑和下西洋的船队里的战船。

    这艘船的价值。不在于里面的东西。而在于船的本身。

    可以想象。这样一艘战船的消息要是传回国内的话。那该引起怎样的轰动。要知道。以前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消息。几乎全部是从史书上得来的。最多也就是

    -->>(第8/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