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不容坐视

明白,其实,杨华也想不明白。

    据军统司的情报人员来报,宗翰和宗望地大军已经打黄河边上了,只要一过黄河,仅靠东京城中那支新军如何是女真精锐的对手。

    作为大宋的皇帝,此刻最佳的应对措施是立即迁都,然后招集各路勤王大军保卫开封。只要把这场战争拖下去,金人远来后勤补给线又异常漫长,一旦粮尽自会撤退。

    可皇帝也不知道脑子出了什么问题,居然下明旨让各地驻军各守本镇。不得轻易出兵以免影响宋金两过和谈大局。

    因为太原军战斗力很强,昨日杨华也收到了朝廷的命令,令他不许轻启战端。

    和谈,敌人都打到京城下了。还怎么和谈?就算能够同金签定和平条约,也就是一份充满屈辱的城下之盟。

    这样地命令一下,把杨华刺激得眼睛红。

    看来,这就是宋朝灭亡的史。一直想不明白如此强盛的北宋居然会被金人十万大军长途奔袭就给灭了。原来是因为皇帝的不抵抗政策啊!

    现在,躲在京城地大宋官何讨好敌人,如何顺利同敌人达成谅解吧?

    宗望和宗翰又不是傻子。这么个拿下东京的大好机会摆在面前,如何肯放过。

    既然皇帝不抵抗。这事就交给我杨华来办吧。

    虽然赵家都是一群废物,可他们代表着大义。代表中国,代表全体汉人的利益。皇帝对自己也不错。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如何得帮他一帮。

    河东军的军官们虽然都不愿意出兵。可杨华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作为国家镇守一方地重臣,作为军人,有的事情是回避不了的。

    关群去东京之时,杨华给皇帝写了一分奏折,在上面,他详细分析了东京的敌我态势。建议皇帝先东去江南暂避。将东京防务托付给心腹大臣,坚守不出,与金人在城下对峙。等各路勤王大军至,再做打算。

    可皇帝居然在这个时候下了一道明旨,不许各地军队进京。最可笑地是,居然还解散了老种当初以前征招来的勤王军队。

    杨华仔细分析了一下,已经猜出皇帝的心思。大宋朝皇帝大概是怕勤王诏书一旦颁激怒了金人,将来和议时没有回旋余地。

    “他这是铁了心要和金人谈和了!”

    一想通这个道理,杨华只不得。当初,他写新策反耶律大石和耶律余睹时不担心,现在敌人都打到家门口来了,但担心起来。

    皇帝今年已经二十七岁,已经是个成熟地男人了。可做起事来竟然这么操蛋,“真是一个天真的孩子啊!”

    除了叹息,杨华还能怎么样了?

    他对这个大宋皇帝是彻底地死心了。可是,东京百姓是无辜地,大宋不能亡。

    因为怕军队的将军们反对出兵,杨华决定来说服监军黄彦节,希望黄公公能够以监军地身份勒令河东军救援东京。毕竟,监军就像后世的政委,有最后决定权。

    可黄公公年纪虽然小,做起事来也天真幼稚,但却不肯出头做这个得罪人地事。他的道理很简单,既然已经有圣旨下来不许河东军勤王,我们老实呆在太原就是了,废那劲做什么。杨大人你还是少费些口水,别打搅我喂鸡。

    听杨华说了一番大道理后,小黄公公很干脆地说:“不行,我不干。”

    然后满脸畏惧地跳到一边。

    杨华被他气得笑了起来:“这事你不答应也得答应,否则……”

    小公公忙道:“否则怎么样,你这个坏人,我不怕你,我我我,我找小陀螺地妈说理去。”

    听黄公公搬出梁红玉怀好意地用饕餮的目光盯着黄彦节养的鸡:“这公鸡长得不错,来人,宰了红烧。”

    “不要。”黄公公一把抱住那只大红鸡公,放声大哭:“你这个坏人,不许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