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零六章 取士

一耽搁,等到下次大考,就得再等上三年了。读书人穷经皓,读了一辈子书,图得不就是当官吗?李乾顺这么一来,大家的希望都破灭了。”

    杨华好笑:“行德,读书人怪地是李乾顺,怪的是我,你别老是恭维我。”

    赵行德:“将军爱民如子,进灵州后与民无犯,灵州人感激你还来不及呢!”说到这里,生性谨慎地他难得地面露微笑:“将军进灵州之后,贴出榜文招闲纳士,这些人心中巴不得到将军手下做官呢。可是,这士子一直都以精英自居,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模样。就算也到将军这里做官,也得将

    门去请,如此才能满足那卑微的虚荣心。所

    面色铁青:“所以,他们才不会自贬身份到我这里来呢。”

    赵行德不敢接嘴,接着道:“不过,士林有讲究一个正途出身,科举出仕的人有身份有面子,不大瞧得起恩荫选官。当然有这么个机会,他们心中还是痒的。”

    “恩,这可以理解。”杨华有些闷:“不但夏国读书人如此,我大宋的士子何尝不是如此。就拿虞允文来说,陛下登基之后,我一直想在陛下面前推荐他。可他死活不从,非要等开恩科的时候科举入仕。”说到这里,他已经有点愤怒了。

    赵行德叹息一声:“的士子虽然心中痒,可谁也不肯率先来将军这里报到,以免遭人耻笑。可是,就有那么几个斯文败类撕破了脸不要,竟然做了大官。于是,读书人失落的同时将满腔的怒火都泄到蕃学衙门这里了。”

    “哈哈,有些意思,心啊!”杨华也只能苦笑了,他指着乱成一团的蕃学衙门:“行德,如果余良没向我投降,我也权当个热闹看看。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你说,该如何处理?”

    杨华前世不过是一个大生,对古代的读没任何了解,一想起士子门肚子里弯弯拐拐的肠子,他就觉得头大如斗。”

    “为今之计……”赵缓缓道:“现在已经是八月月底,虽然已经错过了八月十五的考期,却还来得及,将军可请陛下在灵州特意开一个恩科,为国家取士。”

    “啊!”折彦文不再拔刀了,:小声地叫出声来。抡才大典可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政治生活之一,直接关系到官员的任命,乃公器也。可这么重大的事情在赵行德口中说起来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而杨华听了这话也深以为然的样子。

    赵说:“夏国的科举同大宋朝一样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解试又称乡贡,由地方官府考试举人,然后将合格举人贡送朝廷。省试由尚书省礼部主管,在春季选日考试各地举人,分别科目连试三日,合格由礼部奏名朝廷,参加殿试。灵州是乡试的所在地,将军可在这里设一考场,选取合格生员送去太原参加另外两级考试。”

    “送太原去做什么?”杨华一翻眼:“三个考场都设在灵州,一并考完,然后授官。”

    赵大汗:“这是不是太不严肃了?”

    杨华:“本将军带天子行狩,西征党项,持节,有这个权利。我亲自来做主考官。”开科取士选的是地方官,杨光华自然不肯将这个收买人心的机会送给赵楷,一想到将来全西夏的地方官都叫自己恩师,他就乐不可支。

    说到这里,杨华从怀里摸出一枚印章递给赵行德:“这是天子之玺,你拿去写一份圣旨。”

    “是。”赵行得慌忙整理了一下衣冠,双手接过去揣在怀里。

    折彦文看得背心满是热汗,半是畏惧,半是崇敬,半是震撼,千般滋味涌上心头,连他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了:**皇帝在掌股之间,这样的人是枭雄、英雄还是乱臣贼子?

    他血管里本流着突厥人的血,又是一个年轻人,对宋朝本没什么忠诚之心。

    杨华笑了笑,看着前方乱成一团的人群:“彦文,把人群分开,我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