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十七 郑行的婚事

对外的国策却是和平的、宽容的。只要那些小国肯屈服称臣,哪怕仅仅是名义上的,历代的中央王朝便不会对它们采取任何行动,反而会为了展示自己天朝上国的尊崇地位,而大把的洒出金钱。

    可以说,中国的对外政策,自古以来,便是和平友好的。

    赵平从心里不赞同这种温和的对外政策。凭借中国在古代时的科技水平与国力,若是有一个强势的政权,而这个政权的继任者都能忠实的贯彻征服世界这个目标,恐怕他前世所处的那个时代,整个地球只会是一个地球村而已,那便是----中国!

    不过,这一切也只是空想罢了。恰恰是这个天朝上国,却因为一个腐朽的政权,而沦落成了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那实在不是一段令人愉快的历史。

    赵平叹了口气,收回自己有些纷杂的思绪。至少在这个时空之中,历史已经改变了!原本的三家归晋变成了三家归汉。一世英明、经天纬地的诸葛武侯也终于完成了自己克复汉室的夙愿。想必这个时空的后世再也不会有哪些急于成名的“砖家叫兽”们为了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与真知灼见,而哗众取宠的攻讦这位堪称楷模的伟人了吧!

    国人的浮躁,也算是一种劣根性吧!赵平暗想,基于一种“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成败论,使得国人的功利心大大的压倒了平常心,表现在行事上,便是急功近利,只论结果,不看其它的行为准则。

    只是不知道这个时空的后世,会不会仍然出现如鲁迅先生这种为了唤醒民众而呼号奔走的伟人?

    时间过得飞快,赵平静静的坐在帐中,转眼间却已经是后半夜了。接替陈武,正在安排士兵进行巡逻的郑行看到仍然灯火通明的赵平的大帐,吩咐了一番之后,便赵平的大帐而来。

    见是郑行,赵平放下手中的毛笔,他正在给家里写信,爷爷赵麟的年纪已经大了,自己与父亲二人却一个在平阳,一个来到了更远的三韩,不能在膝前尽孝;而母亲也是年近五旬,操劳家事的同时,还要时刻牵挂着领军在外,时刻都有可能遭遇凶险的丈夫与儿子,其中的辛酸,又怎能与外人道?每每想到这里,赵平心中便有些愧疚。

    不过生活便是如此,得到什么的同时,便会失去一些。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自己既然出生在这样一个家族中,便要勇敢的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任何人都不能,也无法逃避自己的责任,只有勇敢的承担起来!一个人如果连承担责任的勇气都缺乏,这样的人,他的人生恐怕永远都只能处在一片灰暗之中,永远都无法领略彩虹的绚烂,阳光的明媚,以及成功的喜悦!

    “彦明,坐!”赵平指了指身旁的矮凳,“待愚兄将书信写完。”说着,赵平低下头,继续奋笔疾书。

    “对了,彦明,你也写封家书,先前出征时,兄长还说起你与沈家小姐的婚事呢!”赵平突然放下手中的笔,对郑行说道。

    “呃……”郑行闻言却是一呆,脸色竟然极为难得的泛起了一丝红润,支支吾吾的说道:“此事倒也不急!嘿嘿,不急,不急!”

    赵平瞪了他一眼,“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有什么大不了的?”说着,从凳子上站起,负手在帐中走了几步,似乎在思索什么。

    郑行却仍然低着头,仍然有些赧然,手脚似乎都没地方放了,看到郑行这幅窘迫的样子,赵平心中不由得暗笑!看样子,郑行对沈浩的妹妹还是很满意的,否则也不会如此无措。

    “愚兄虽然未曾见过沈家小姐,不过某看宏飞为人大度、沉稳,性格也是耿介忠直,他的妹妹定然也不会差了!愚兄倒是极为中意这门亲事,不若如此,等入冬之后,彦明便赶回去,与沈家小姐完婚!”赵平停下脚步,站在郑行面前说道。

    “呃……”豪放青年再一次哑口无言,微黑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