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十四章 狼群

平气和的镇定和稳重是人们所不熟悉和认识的。似乎他面对着的不是花花绿绿点点线线的图形而是一片活的凸起地天地:他全身心走进去跨过山川江河步入广阔平原越过小桥关隘在山山水水之间跋涉那一草一木仿佛都有生命似的展现在他的眼前……

    经过长途跋涉连日征战郭松龄的面容明显消瘦了两个眼窝深陷下去颧骨更加凸出那道斜长地伤疤也更加的显眼。

    “如果我是大帅会怎么做呢?”他早已被林云计谋深远、纵横贯联、通览全局的大军事家的风度和才华所深深折服。每逢遇到这样的时候他总是会不自觉的换个角度试图站在林云的方面去想一想然后根据自己的判断去做出决定。

    他知道自己不善于就大势与局部思考指挥作战从全局利益出那种“打一个困一个瞄一个”的指挥方式是他并不擅长的;可是他很清楚自己的优点----敢于在关键的时刻投入所有的力量与敌决战对于战场上的细节变化和关键点有着敏锐的识别和把握能力。

    虽然在部署战斗时“走一步棋看三步棋”;思考问题“缜密推理合理布局全面照应各点突破”“既有效利用当前资源又考虑到未来的展”等等这些他承认自己比不上林云或许也比不上蒋百里。可是他很明白比起林云那种满腹韬略气度恢宏地用兵自己的勇猛果决善于硬碰硬的特性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优势。

    既然日军在山东已经遭到了惨重的损失而且看上去袁世凯对于消灭残余日军也有着相当的把握。那么他郭松龄眼下最重要地就是在战略上配合林云自从进入山东之后他与林云的联系便越来越少转战鲁西南的这半个多月他只收到一封嘉奖他取得武定府大捷的短信----对于他今后的战略动向林云只用了简短的八个字

    而动出其不意。”

    他知道眼下直隶还活跃一支日军。那是大帅的手下败将----乃木希典不过眼下这个家伙纠集了两万多日军。其中一路日军从天津出逆京杭运河南下已经占领了河间府正向深州推进。另一路则分兵攻占了易州与侧翼的日军对保定形成了夹击之势。

    整个直隶地清军都已经调往了张家口这些城市几乎成了不设防的地方日军没怎么费劲就如愿以偿的进入了城内----也仅限于这些比较大的城市。对于广大的乡村来说日军再也没有兵力加以控制了。

    --

    也就是在这一阶段日军组织起了相当数量的伪军----由投降的清军和汉奸组成的杂牌队伍。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强对被占领区的控制。

    对于目前地形式克拉克在分析两军态势后认为郭松龄实际上不会有很多兵力。否则没有道理不对乃木展开决战----这不是郭松龄的风格。他觉得郭松龄在积攒力量然后从藏身的地方猛的扑出来给对手致命一击。

    一个星期之后乃木希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可惜已经太晚了。

    那些临时拼凑起来的皇协军哪里是郭松龄的对手最重要地是郭松龄改变了自己的战术。他把部队打散成以标连为单位的独立作战分队在义和团的帮助下展开了一场不分日夜的破袭战----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郭松龄硬是用这种小规模大范围的破袭战。牢牢掌握了河北的广大乡镇。

    此时乃木不得不收缩在以石家庄为中心地狭小范围内。他觉得自己有劲无处使。派出去的搜索部队不是找不到敌人就是遭到伏击等他以为抓住了郭松龄的主力试图迫其决战时往往又落个人去楼空的尴尬境地。

    他现在地体会是从未有过的----比起在洋河遭遇的惨痛失败眼下这种被钝刀子割肉的滋味更让他心头冒火。从地图上看他的部队已经被孤立在几个点上相互难以形成有效的支援及配合。

    一种被淹没的感觉时常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与他的无奈相比郭松龄可是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