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九章 美国参战

看到第二线散兵在前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至少有十步。德军的炮兵开炮了每次至多打到一个人。这第二线步兵继续前进总是推进得越来越近。在第二线散兵后面二百码出现第三批和第四批人群。德军的炮兵疯狂射击但很少效果。然后是第五线和第六线散兵秩序井然有同样考虑周详的非常精确的间隔。这是经过良好训练的勇敢军人的壮观的表现。我们都十分钦佩。”

    如果这份报告到此为止显然只能算得上一次马马虎虎的观察然而特纳上校并没有就此打住他的后文才更有学术及研究价值。

    “不久以后就很清楚对阵双方没有一方推得动另一方而且既然没有一方想退却就成为相持不下的僵局使对抗的双方在很长时间中固定在一条狭长的地带上。9月18日约翰?弗伦奇爵士(时任英国远征军总司令)下令全部英国远征军掘壕但没有挖掘工具可用。士兵们到附近的农场和村庄搜索鹤嘴锄、铁锹和其他工具。

    很明显来自不列颠岛国的远征部队没有经过阵地战的训练他们不过是在地上挖浅坑。最初只是想提供掩蔽以防德军的观察和炮火。不久壕沟就挖深到七英尺左右。其他防护措施包括伪装和在壕壁上打孔然后用木头支撑起来。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战争的态势已经不是拿破仑时代那种大炮加骑兵冲锋的战术所适用的了。

    然而与英国远征军形成鲜明对比地是。这种修筑战壕、并且使之在战争中获得最大用途的战术对于德军来说并不新鲜。这种场面让我想起了六年前生在远东的那场著名的洋河战役只不过现在的规模更加巨大而已。

    刻板地不列颠岛民们显然还没有从那场战役中学到更多东西也许是他们太过于骄傲了。

    虽然对于德军来说他们最初的训练和装备旨在打一场在六周内获胜的运动战但是他们很快就使他们的武器适应新形势。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他们毕竟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攻城榴弹炮现在把大量炮弹射入英国和法队的壕沟德国人非常熟练地使用迫击炮、枪榴弹和手榴弹(于4月27日第一次对英军使用)使德军能给英法士兵以重大杀伤而法国士兵既无这些武器的训练又无这些武器的装备。

    英国远征军虽然紧急补充了手榴弹却因为缺乏训练和数量很少而未能挥其应有地威力。探照灯、照明弹和潜望镜这些新式的武器被德国人充分的利用到了这场堑壕战中。

    英官们抱怨他们手里地武器抱怨政府没有从中国采购更多的、更新的武器。甚至抱怨我们美队仍然无所事事的呆在大洋地另一端。

    就我的观察而言重武器的短缺同样妨碍了英军。只有他们射六十磅重炮弹的炮(一个师有四门)其威力才足以从埃纳河南岸轰击敌人的炮兵阵地。而这些炮在口径、射程和数量上都比来自中国地炮差。

    装备有六英寸炮的四个炮兵中队(共有十六门)急忙从英国调来。同德军购自中国的八英寸榴弹炮相比虽有逊色但稍有帮助如果不是有很大帮助的话。我听到有些军官这样抱怨:他们向德国人射每一这种炮弹。德军就要射二十炮弹因为相比之下德国人为这场战争投入了更多的金钱和准备。

    防御火力只有步枪和分配给每营的两挺机枪。英国正规军都是优秀的射手但甚至他们总共地射准确性也不能与德国地机枪和手榴弹匹敌。

    我注意到。这种来自中国的手榴弹不管是在积极进攻还是在防御死守地时候都拥有极其独特的作用灵活、足够的范围杀伤力和较低的成本(据我的观察每个德军步兵在攻击中平均携带4----6枚)让这种新式的武器充满魅力我还不曾见到过这样大规模适用手榴弹。当然。在洋河战役中我们先见到了它的威力但是英国人显然在这方面落后于德国人。他们的手榴弹严重不足虽然阵地双方的士兵们使用的是同一个国家生产的手榴弹。”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