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2章 松沪抗战(一)

    加强辽宁和黑龙江的防御力量,是目前新成立的国防军头等大事。

    在一致对外共同抗日这个原则下,北方抗日民主政府的各路诸侯没有任何不和谐的声音发出。

    西北军、东北军、晋绥军、马家军在部队整编工作方面顺利得出人意料。毕竟这些原大小军阀都明白一个道理,扩军整编不会削弱他们的军事实力,反而大大提高了他们掌握的军队人数,就连装备也得到大量换装,实力不降反升。

    新政府刚成立,李若风当然不会傻得去对北方原来的那几大地方势力玩渗透,现在稳定、和谐压倒一切,只要那帮家伙不在背后扯他的后腿,他就阿弥佗佛了,暂时还没奢望那些老油条能真正做到众望所归万众一心。

    加强北方各省的工业、经济建设,同样让阎锡山、傅作义、马步芳、马鸿奎、杨虎城、金树仁等人大开方便之门。这是增强他们的钱袋子,能跟河西行省那三大工业园的数百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傻子才会把这等大好事往外推。

    在李若风祭出金手指后,山西的煤矿、绥远的铁矿、新疆的石油和煤矿先后进入勘探、开发进程。

    在李氏财团和张学良原有黄金储备的支撑下,北方抗日民主政府开始了金融体制的改革,逐渐原来在北方各地使用的大洋或者纸币,由新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推出金本位制的华元,以求在中国整个北方统一货币,为即将迎来的经济大跃进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

    此举,对于原本就陷入经济危机的国民政府财政更是雪上加霜。但李若风现在也管不得这么多了,只要不引发内战,他巴不得长江以南的百姓能尽大可能的往北方政府移民。

    土地改革制度有了河西行省之前的实施经验,也在逐步推行。用土地资源来换取各类工业技术投资办实业,这使得多数地主富农家族在精打细算后发现,带来的收入远比将土地租给那些佃农要大得多。特别是在张学良、阎锡山、马步芳、马鸿奎等真正意义上大地主的全力支持下,土地改革的执行力度也大大超出了李若风的预料。

    日货已经完全被从中国北方各省挤出,逐渐被来自河西行省所生产出来的价格更便宜质量更优良的产品所取代,就连美国、英国、法国等列强倾销到中国的很多商品的市场空间也在一点点缩小。

    现在李若风比较有信在二战爆发之前在中国的北方建立一个初具规模的工业化体系,使得飞机、坦克、重炮都能做到自给自足,甚至还能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分一杯羹。

    将这些烦人的政务公事一股脑的扔给张学良等人,李若风一门心思扑在东北战场上。

    有了吴佩孚、傅作义、杨虎城、叶挺、蒋百里等军中名将加盟,李若风对战略战术方面的部署总算可以稍稍松口气。

    奉天少帅府,现在成了对日前敌总指挥部。

    随着辽南大地各种工矿设备和产业工人的大转移,奉天现在也进入战时经济管制,所有资源统一划归战略资源部计划分配。

    李若风没有阻止关东军策划的在吉林成立“满州国”的阴谋。更没对关东军策划的发生在上海的“一·二八事变”横加干涉。他希望能通过“一·二八事变”让国民政府更加清晰地看到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

    北方抗日民主政府初建,中国人民国防军的整编也需要时间,虽然北方新政府已经向日本宣战,但目前而言暂时还只能采取战略防御。

    东北军及时向黑龙江增兵,也使得关东军北上占领黑龙江的军事行动变得小心谨慎起来。

    石原莞尔和本庄繁都是有头脑的军事家,张学良的反应实在太快了,不但组建了三个黑龙江独立师增强黑龙江省的驻兵力,而且为原黑龙江驻军提供、补充了大量的军火物资,使得黑龙江的防御体系空前增强。(电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