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3章 松沪抗战(二十二)

国家,军人应该是不含丝毫胆怯的表白,对国民,应该是把生命置之度外的承诺,对父母,应该是渗透着强烈职业意识的披肝沥胆的忠诚。诸位,我想问你们一句,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在座的七名**高级将领,包括在一旁记录的秦雪,无不被李若风这番演说刺激得两眼冒光,激动不已,这一刻,他们感到自己满腔的热血在沸腾,不约而同起身立正,用他们最大的嗓门吼道:“报告副座,准备好了!”

    这是他们所听过的对军人最好的诠释,让他们第一次感到身为一名军人是如此的光荣,他们每个人都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李若风今天所说的每一个字,去告诉他们辖下的每一个士兵。

    李若风抬手示意众将领都坐下,顿了顿,继续说道:“兵,丘下之人就是兵。丘是什么?丘就是坟丘子,就是竖着‘某某英灵’石碑的坟墓。这样说固然有一些灰色,可是完全没有错。军人的价值体现,只有在战争上才能够最充分地得到显露。没有人愿意抛开美好的生活,去那暗无天日的地狱,只有军人才有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为了更美好的和平,为了更绚丽的明天,军人们愿意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用自己的鲜血,去捍卫每一个早晨喷薄而出的太阳。军人渴望的,不是别的,是战场上的烽火,是满天的硝烟,并不是淡淡的月和柔柔的风。也许到有的人退伍那天也轮不上光荣牺牲,可是,只要穿一天军装当一天兵,就应该牢牢记住他们在等待的是什么!”

    看了一眼在场的正在心领神会的高级将官们,李若风接着说道:“军人是战争与和平的矛盾统一体,我们乞盼和平,却又不得不用自己最憎恶的战争来保卫和平。这种矛盾,让很多的军人迷惑,让我们弄不明白自己究竟是和平的使者还是战争的恶魔。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为了和平,只能拿起手中的枪。当一天的兵,就要去完成军人这个称号中所含的全部意义和使命,我们只有通过不倦的忍受寂寞、不倦的拒绝诱惑、不倦的乐于清贫、不倦的解悟自我、不倦的刻苦训练,以引而不发的沉静气势,面对奉献与索取暂时的不相统一,去实现军人忠诚的特殊品德。这,可以算是我给军人的一种定义!”

    蒋光鼐、蔡廷锴、叶挺、张治中、俞济时、宋希濂、王赓等人默然无语地回味着李若风刚才所说的每字每句,无疑,这种新的思想,再次给予了他们心灵极大的震荡!

    李若风再度将目光从在座的每一个人脸上掠过,“诸位袍泽,如果你们能明白了军人的定义,知道了什么叫军魂,我敢肯定,你们每一个肯定都能训练出一支具备钢铁意志的百战雄师,你们人人都会成为一位名垂青史的名将。这权当我此次任命的就职演讲,送与诸位同仁共勉!”

    蒋光鼐、蔡廷锴、叶挺、张治中、俞济时、宋希濂、王赓等人再次不约而同同时起立,朝李若风毕恭毕敬地敬军礼,“职部随时愿恭听副座教诲、训示!”

    李若风朝他们回了个标准的军礼,然后挥手示意他们都坐下来,呵呵笑道:“哪谈得上什么教诲、训示,诸位当中不少都是忠国的前辈,忠国还想着有空得多向诸位前辈求取真经呢!”

    张治中曾经就任黄浦军校的学生总队队长,军官团团长,一直都将自己标旁为一个标准的纯粹的军人,因此,在场众人当中,对李若风刚前那番话也是感触最深的,张治中又一次起身看着李若风说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副座,多年来,我一直都在寻求什么才是军魂,却不得其门,北伐革命,将士们人人奋勇争锋,但他们追求的只是一种主义一种精神,而不能称之为军魂,然而,就在刚才,得听副座教诲,文白有如茅塞顿开,菩提贯顶,终于得窥其径啊!”

    蒋光鼐、蔡廷锴、叶挺、俞济时、宋希濂、王赓纷纷随声附和,“是啊是啊!”

    “就是就是!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