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章 离开(第一卷终)

……

    坐火车很无聊。

    不过到以后也很少有机坐那么久的长途,姜斌还是按耐下性子。着戈壁荒漠,铁轨两边是一条条闪过的电线杆,稍远处还有一条电路,看着电线随着电线杆上下起伏,姜斌觉得快被催眠了。

    到甘肃的时候,偶尔可以看到古长城。一段段的、黄土堆成的城墙(从来没有下车近看过,不知道究竟是砖砌的还是土堆的),还有高高的城楼挑着飞檐。

    过了丝绸之路,就很少看到荒原了。

    路上,经过的农村,基本都是烂泥糊墙茅草做顶的小屋,光着屁股的小孩。火车线路不从城市中间走过,所以一眼所望,都是农田。农田里劳作的人数并不多,偶尔才看到有牵着牛翻地的,大多都是人力在挖。

    火车上没有禁烟,空调是绝对没有的,窗户都大开着。有带着收音机的,把附带的天线(一段电线)扔出窗外随风飘着,才能收到台。(铁皮火车外壳屏蔽很强)

    姜斌翻出一台alan,这是去年索尼刚出的新品,国内几乎没有。插着耳机听磁带。磁带是刘正的专辑。

    7年代末8年代初,刘正的音乐风靡港台,流传到国内的不多,经典的有《童年》、《秋蝉》、《三月里的小雨》、《兰花草》、《阿美阿美》等。很多国内的男歌手翻唱他的曲目,而国人都不知道原唱的是刘正大大。

    硬卧车厢没有包间,只有挡板,隔壁的说话声也能清晰传过。一路听着歌,听着天南地北的聊天,看着窗外渐渐繁华的土地,姜斌要在火车上度过89个小时。

    火车上的伙食,没有盒饭,只有一个个铝合金的饭盒,是蒸出来的米饭,盖着一层菜肴。味道一般,也就吃个热乎。没有饮料,每节车厢尽头,有保温桶,免费应开水。旅客自己带着大茶缸去泡水泡茶。

    要在列车上吃九顿啊……姜斌越越郁闷,好在他的存货多,各种巧克力,饼干,蛋糕,甚至还有易拉罐的可口可乐,从“包”里翻出来一大堆扔在床头。看到对面一个小孩眼热,就扔给他几条巧克力,对于他父母的感谢,只是笑笑。

    这时候的人际关系非常的好,姜斌小时候好几次一个人来往于新沪两地,父母都是把他往车上一扔,然后直接托付给坐在边上的乘客,就一路顺利地到家……路上还有邻座给买饭吃,泡水喝,当然零食是不给的了。

    不是独处空间,姜斌也没有在半夜切换角色出去瞎逛,安安静静地听着磁带,啃着零食,喝着碳酸饮料,翻着红楼梦,一天接一天,一夜接一夜。

    (第一卷完。)

    卷后语:(之前已经够本章字数,下面的内容也请看一下。之前章节的废话除了必要的注明,都删除了)

    因为有几天在修改,所以本来打算一星期写完的这卷,写了1天。

    第一卷跳跃的比较快,还有很多的事件没有来得及写进去。笔者的大纲,是一条时间轴线,照着时间流程一路往下写。因此有读者说是流水账也不足为奇。

    有很多桥段,顺着一边写一边自己冒出来(小时候看过一个大作家的名言:写不出什么东西的时候,就拿张纸反复写:“我不知道写生么,我不知道写生么,我不知道写生么!”),写完一卷后,发现至少还有四五万字的内容可以填进去。不过暂时不再修改了,修改很痛苦。

    我改的痛苦,大家看的也痛苦。

    也许全写完后我再修改……

    我知道很多人喜欢养肥了再杀,我自己看书就这样,以前有2万字就收藏着,现在是156万就收藏了。收藏后就彻底把这书给忘了。等它写了差不多一百万几百万字或者完本的时候,再翻出来一口气看。而这时候前面的剧情早就忘了精光,因此再从头看。

    所以,我打算写到差不多1万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