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卷一 第一百六十五回 对酒而谋

担下扔石灰伤吕布一事的。”

    郭嘉其实心里很明白,但面上还是在装傻:“主公言下之意,是借这些小事稍稍败坏一点义浩的声名?”

    曹操道:“不错,正是如此。其实两军阵前以石灰伤人双眼算不得什么大事,义浩又不识武艺,如此传扬出去充其量不过是给他添一段笑谈而已,于孤任用义浩一事并无大碍。但就是这些许的卑劣之名,以袁本初之心性必为其所不容……奉孝,你看得懂义浩这个人吗?”

    郭嘉沉吟了许久才回应道:“既看得懂,又看不懂。看得懂的是他的心性为人,看不懂的是他的能力与才干,我到现在都搞不清楚他到底懂多少事物!”

    曹操道:“孤亦如此!记得你初向孤举荐义浩时,孤视其小人心性之故并不愿任用,最初也只是给了他丘中郎将一职,而之后他是凭着自己的才干一步一步的走了上来,孤得其助力何等之多?每逢夜静更深孤便会心中暗暗计较,若不是义浩,孤很可能不会有数万大军食用数年食之不尽的粮草,不会有一个安定富庶、钱货丰足的许都!文若说义浩是孤之萧何,不足为过……他这样一个人,虽说有几分小人心性,但如果真的被袁本初招纳了去,会引出什么样的变故孤想想都心惊!!而他一向不以功名利禄为念,孤现在真的担心会留不住他!”

    那个时代,钱粮就是诸候们的命根子。谁拥有充足的钱粮物资,就意味着谁将拥有大量的人口,而大量的人口又等于是充足的兵源,充足的兵源又意味着什么就无需多提了。因此只要是稍稍有一点见识的诸候都会明白6仁这个人的价值如何,更何况是曹操?

    郭嘉皱了皱眉道:“主公若只是担心义浩会为袁本初所招纳的话,依嘉之见大可不必。往日嘉与义浩闲谈亦有所谈及袁本初,而言谈之间嘉察觉到义浩从不以袁本初为念,对袁本初为人行事亦多有不屑之辞,因此嘉敢断言义浩绝不会投奔袁本初。到是他不以功名利禄为念,心中常怀归隐山林逍遥于世之事,却时时会令嘉无可奈何……主公若真的是想留他,到是应该想想如何断绝他心中的归隐之念。”

    曹操长叹道:“他如果真的能归隐山林,不为他人知其踪迹,孤反到安心矣。只是如今天下大乱,各方诸候皆拥兵自重,稍有见识于胸者又有谁会放过他?彼若不在孤手,孤岂不是要时时刻刻都提心吊胆?”

    郭嘉道:“或许也没那么可怕……主公,这些话暂且不提如何?嘉观义浩为人重情义,而现在徐州糜氏有一支支流迁往许都依附于他,其本族6氏支流亦在萌县,以义浩之心性为人,在没有把糜、6二氏真正安定下来之前也不会离开,故此嘉以为主公尚有充足的时间去尽收其心。眼下真正应该用心思量的,还是如何尽快的攻破下邳吕布好尽早回还许都。袁本初既然驰书于义浩意欲招纳,难保不会驰书另行招纳其他的人,似如此袁本初欲图许都之意已昭然若揭矣。这是眼下袁本初还在与公孙伯圭交战,稍迟一些公孙败亡,袁本初必然举兵相向。以袁本初那时坐拥河北全土之势,主公若不早作准备,只怕……”

    曹操长叹道:“孤岂不知?只是下邳城池坚固,粮草亦足,吕布虽伤然军威尚在,又有陈宫在侧为辅,短时间之内又叫孤如何方能破城?只有劳烦奉孝并一众谋士多思奇策了。”

    郭嘉也觉得有些头痛,只能拱手一礼道:“嘉必尽力而为!”

    曹操又叹了口气,举杯敬道:“罢了,不谈这些。来,陪孤多喝几杯!哎……奉孝可还记得义浩今日大骂吕布时说过什么淫秽之言否?”

    郭嘉楞住:“淫秽之言?好像没有吧?”

    曹操大笑道:“他说,他想把吕布身边的貂婵搞上十几二十遍!奉孝,明日你可去告诉义浩,就说孤既然当初答应过他的事就一定会做到。若下邳城破吕布被诛,这貂婵孤一定会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