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卷一 第二百一十五回 细虑深思

而傻得可爱!只不过是席间无酒而已,用得着说这么多的废话吗?是怕我看不出你这里的老底还是怎么的?不懂什么是“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事实”啊?

    随意的笑了笑,6仁也不急着说话,而是微笑着低下了头去。联想起有关张绣的相关记载,6仁都真的想在心中肯定自己那个“张绣很单纯”的想法了。

    按史料记载来看,张绣一直都是一个有勇而无谋的人,但好就好在张绣在这方面颇有几分自知之明,行事间从来不像吕布那样刚愎自用。接下张济的兵马之后,懂得向段煨求来贾诩这个一流军师,而且能够做到对贾诩言听计从。或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张绣对贾诩的信任并不像是主与臣之间的关系,倒更像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对长辈的一种单纯的全心依赖。而到后来张绣失去贾诩之后,居然会只因为曹丕的一句“君杀吾兄,何忍持面视人邪”就自杀……要知道当时还只是在公元2o7年,赤壁之战都还没打,老曹既没死也还没称公,曹丕都只不过是五官中郎将而已。而那时的张绣战功卓著,食邑更可以说是曹操麾下诸将中最多人之一。情况可以说明摆着只要老曹还在就绝对不会为难他,张绣也有大把大把的另寻退路的机会,可张绣偏偏选择了自杀。或许这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来证明张绣这个人真的很单纯,一种胸无诚府、但凡是大事都需要旁人来帮他决断的单纯。

    一念至此,6仁便笑着举起了水杯,先向张绣示礼之后又向贾诩示礼,跟着目光便停留在了贾诩的身上,心中暗道:“这个老狐狸!昨天进城的时候我和贾诩之间可以说是相互间的试探了一下。看得出来,贾诩知道我的来意,我也知道这家伙心中早有投曹之意。不过贾诩当时和我说,要我‘坚张绣之心’方能事成。按我的推算,我来这里的时机点与原有的历史很有些不同。原有的历史上,曹操劝降张绣的事正好是在官渡之战的对峙时期,张绣在这个时候投降曹操的话,对曹操来说不但能缓解其后顾之忧,还能令兵力已捉襟见肘的曹操得到一支数量虽不多但却强有力的援军。在这种情况下,以曹操绝世枭雄的心性,当然不会去再与张绣计较什么,这也就是张绣所说的‘得我必喜’了。而换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贾诩是选择了合适的时机,即在时局上令曹操不能去与张绣计较什么的时机来投降。可是现在嘛……”

    望了一眼对面神色清冷,却又带出了几分意味深长的微笑的贾诩,6仁接着细想道:“这家伙是只级精明的老狐狸,论自保之道在三国中可能是屈一指的人物。现在的时机对他来说可能有些不太对,所以多半是既不想得罪曹操这条后路,又不愿说太多的话去触怒张绣,毕竟他身为人臣还是要守节的……不愿说话?那意思就是有很多的话必须得由我这个使节来说的了。他虽有意投降,但最多只能旁敲侧击,守好自己谋士的本份……果然是老狐狸!主角还是得我来唱!”

    想清楚了这些,6仁缓缓的放下了水杯,目光又望回了张绣。

    张绣见6仁望回了过来便笑道:“素闻6仆射大名,绣早有拜会之心却苦无机缘。今幸能得见,绣实大慰平生矣!只是不知6仆射此来所为何事?”

    6仁淡淡的笑了笑,向张绣拱手礼道:“非为他事,6仁乃是为将军日后前途而来。”

    张绣当场楞住,就连贾诩也稍稍的楞了一下,但马上贾诩的目光中就流露出了欣赏之意,暗自悄悄点头……

    (我知道更新得很少,可是我最近的工作真的很忙!请大家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