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卷二 第二十七回 计走偏锋(B)

你是想干什么。你不就是想试探出是不是江东这里有人在为难我吗?我还不能说得那么快,得配合着你的话,然后到合适的时候再说出来才行。

    于是乎,陆仁甩了甩“醉意未消”的头,装作愕然的道:“郡主何出此言!陆仁虽然算不得什么正人君子,但一向言而有信!既已向海昌百姓许下诺言,陆仁就断然不会食言!”

    孙尚香冷笑道:“是啊,陆仆射乃天下名士,又怎么会食言而肥?只不过七万斛的粮米说多不多,说少却也不少,寻常一县的岁入也不过如此。陆仆射一下子就拿出来这么多的钱粮,心中又岂会不心痛?也罢,陆仆射若是真的舍不得这多粮米,尚香这就回去驰书于兄长,请兄长从他县调钱粮调往海昌赈济百姓,陆仆射的这些粮米还是省下来另赚财货吧。”

    话是说得漂亮,可陆仁混了那么多年的“内政专员”,这里面的事会不比孙尚香要清楚得多?汉时的交通与运输能力并不达,按孙尚香的说法,那从孙尚香通知到孙权,再由孙权下令给粮多的郡县,然后受命的郡县点算、装载粮食,最后再送到海昌,最少也得要半个月以上的时间。但真要是半个多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下来,海昌县那得饿死多少人?

    相比之下陆仁的这七万斛粮食是现成装载好了的,而且海昌在柴桑的下游,船队出后顺风顺水的最多只要五至六天便可抵达。孙尚香多半就是清楚这些事,才会希望能尽快的帮陆仁与东吴之间消除误会,然后尽快的把粮食送去海昌解除燃眉之急----能够早送去一天,海昌县就能少饿死一些人,这便是孙尚香心里的想法了。

    只可惜孙尚香自以为聪明的时候,却忘记了她碰上的是一根曾经在官场中混过六、七年的老油条,而且还是一根几乎时时刻刻都在防备着别人算计到自己的老油条。早在她说出第一句激将法的话时,这根老油条其实就已经猜出了她的用意,现在完全是在引导着她的话。

    所以,这根老油条现在的语气反感而阴沉,甚至还有些咬牙切齿:“孙郡主!你以陆仁为何许人也!?”

    (今天的两千字凑字,明天再接着凑,现在得去赶星海蓝玉了。还是那句话,支持瓶子的朋友们请帮着捧捧瓶子的场,去加一加《星海海玉》的点击与票票啊!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