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一章 宴客(四)

秋一头黑线地看着早已在厨房“蹲点”的林仙儿低声怒吼:“你怎么不早些通知我?”

    林仙儿委屈地眨巴眨巴眼睛,低下头没说话。

    古人讲究“君子远庖厨”,你让林仙儿去叫张知秋这个大老爷来下厨房?

    好在张知秋虽然也不会做菜,但很多菜都都是吃过的,他这里只要仔细地描述一下成品的色、香、味,这些顶级的厨师自然就有心得体会。

    整个厨艺交流一直持续到六点半,期间林仙儿也一直兴致勃勃地做旁听生,张知秋也不去管她,非常认真耐心地回答每一位厨师的问题----这请客的可是他自己啊!

    张知秋出了厨房后还在感慨,难怪古人老是说“民以食为天”,你看人家古代厨师的这社会地位!所谓的“居移气,养移体”,这一个人的风度、气势,那绝非三天两日所能养成,非得长年累月、日积月累地打熬不可,可你看这一大屋子都站不下的厨师,个顶个那风度、那气势,一点儿都不比外面那些官员差吗……

    从厨房传道受业解惑结束出来后,略一观察的张知秋骇然现,自己的张府里现在绝不少于四百人!

    心急火燎的张知秋急跑到双桥楼下市旁卖熟食的摊点,将剩余的几十个馒头和百余斤生面条也一扫而空,再远的地方张知秋却是不敢去了,那样费的时间太多,怕是赶不过来。

    走的满头大汗又实在不甘心白跑一趟的张知秋灵机一动,干脆去市花大价钱买了十几箱子非卖品的冰块----市专门制冰是为了保鲜水产品和一些冷冻食品的。

    反正穿越的时候细菌也会死光光的----张知秋一点都不介意给明朝人民生喝自来水。

    当天晚上,小区里有很多没有买到吃食的哥们都在大骂这个混蛋的男人----要知道,这种社区小店的销售量每天是相对非常稳定的,今天的缺口实在是太大了些。

    至于吃着泡面骂娘的诸位都市男女的冲天怨气,出了服务区、远在明朝的张知秋连个喷嚏都没打。

    晚餐竟然很快,在七点钟的时候就开始上菜了,度之快再次出了张知秋的意料----他根本想不到自家院里现在聚集着多少厨师。

    关于这些厨师还有一个不光彩的事件:因为急着要赶时间,林仙儿将几十把不锈钢菜刀一起放了下去----这也是在半小时内能够开饭的主要原因之一。可问题是,在饭后收回的菜刀竟然少了十九把,而且查无可查。

    但生遗失的还不仅仅只是菜刀,其他大点的盘子、碗,小些的茶杯、酒盅,甚至烧了半截的大小红蜡烛都被人拔了不少,林仙儿也只好随时派人补上----人太乱了,而且可以说没有自己人,那些张府的仆人们自家相互间还没有认全呢。

    最夸张的是,有上百盏灯笼的钢筋竟然也被人用等长的竹竿取代了!把林仙儿事后气的当场就拍烂一张桌子----这绝对是内外勾结的团伙作案!

    吃饭的人不出张知秋预料之外,第一批就整整开了三十二桌,要连上还没有吃饭的服务人员,总人数突破了五百。

    这也就是在夏天,哪间屋子摆上酒桌就能上菜。

    总而言之,这顿晚餐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顺天府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这餐饭吃出了许多地京师奇闻:闻所未闻的蔬菜水果,吃不完的牛猪羊兔,上千根不见鸡身的大鸡腿、鸡翅,从没见过的活鱼,无人能够仿制成功的糕点,人间绝响的“冰鸡”和雪糕,每人都不限量的带着冰块的酸梅汤,世所罕见的“雪糖”……

    还有一道独特的菜是现代人绝对想不到的----满满一碟子雪白的精碘盐。

    事实上,这不仅是今晚最受欢迎的“大菜”之一,而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桌面还屡屡“加菜”,最后竟也还全都是一扫而光!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