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一百二十三,心漫惊

言语道:“李大人有话不妨直言。”

    李贤看了看旁边的王晓峰,接口便说道:“此事事关重大,还是请徐大人借一步说话。”

    王晓峰也是精明人,听得李贤有此一言,心里头便明白李贤有不足为外人道的言辞要跟徐有贞说,他便对着徐有贞很李贤拱拱手说道:“徐大人,看来李大人此番前来,必有要事相告,下官这官邸内堂,还算是清净,不若两位入内详叙。”

    徐有贞闻得此言,心里头微微思忖了一下,觉得李贤一大早急急忙忙的跑到官衙来找自己,显然是有要事想要见自己,从眼下的情形看来,此事非同小可,徐有贞便对着王晓峰点点头说道:“既然王老弟也是这般说法,也罢,今日就多多叨扰了,借老弟的内堂一用。”

    王晓峰听得徐有贞有此一言,便对着徐有贞跟李贤作势指引道:“请徐大人跟李大人跟下官一道从这边走。”

    说着王晓峰便接引着徐有贞跟李贤穿过了偏门,行了一阵,便到了一处竹径幽深的跨院。

    徐有贞点头看了看眼前的一片竹海,便对着王晓峰开口言说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王老弟可谓之得古人所言的这句话其间的三昧。”

    王晓峰闻得此言,慌忙敛手对着徐有贞施礼道:“下官不过是附庸风雅而已,哪里比的上徐大人满腹经纶,身体力行。”

    听的王晓峰有此夸赞,徐有贞拈着胡子说道:“王老弟这实在是太客气了,从目下的情形看来,老夫对王老弟的这般极致的风雅之情可算是极为仰慕,老夫俗事缠身,即便是想偷得浮生半日闲也是片刻不可得。”

    王晓峰听得徐有贞这般言语,慌忙回复道:“徐大人实在是过谦了,从目下的情形看来,下官实在是比不上徐大人的十分之一了,大人的道德文章功彪史策,朝中的衮衮诸公都是公议大人是天下第一宰相。”

    听得王晓峰有这般的溢美之辞,徐有贞心里头也觉得极为痛快,便对着王晓峰开口言语道:“是么,朝中的诸位大人有这么说么。”

    李贤见徐有贞有此一问,便插口说道:“王大人说的不差,李贤官位虽卑下,也听说了不少事情,朝中官员对于徐大人的丰功伟绩都是赞不绝口的。”

    听得李贤有此附和之言,王晓峰便张口言语道:“徐大人你听一听,李大人也是这般说法,方才下官所言绝无捏饰之词,朝中的文武百官俱是这般的说法。”

    见王晓峰他们两人倶是这般说法,王晓峰便张口言语道:“两位大人如此说来,老夫可真是有些受之不起,天下之大,多有能人异士,老夫只不过是想为朝廷多掘一些人才,保我大明江山社稷永世不坠。”

    王晓峰听徐有贞有此一言,便接口言语道:“徐大人不必过谦,天下人谁人不知皇上对于徐大人是言听计从,朝堂大计都是出于徐大人之手。”

    徐有贞听得王晓峰如此言语,自是有些志得意满,便对着王晓峰开口言语道:“王大人不必如此客气,徐某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皇上和朝廷,就跟王大人和李大人一样。”

    李贤闻言便对着徐有贞开口言语道:“徐大人敬心诚意的处置朝廷大计,民生疾苦,实在是我辈官员的楷模,足以垂范天下。”

    王晓峰也接口附和道:“李大人说的一点不差,下官也是这般想法。徐大人对庙堂社稷都是功莫大焉。”

    听得李贤和王晓峰有这般的言说,徐有贞便开口言语道:“两位爱我之诚,徐有贞铭感五内。日后只要老夫扳倒了石亨,一定会援引二位作为老夫的心腹之人,共参国事。”

    听得徐有贞有此一诺,王晓峰只是极为欣喜,便对着徐有贞开口言说道:“徐大人待人之厚,实在空前绝后,日后下官一定会尽心尽力的给大人办事。徐大人,李大人,下官先行避退,两位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