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三章:破敌之策

让他们退走,否则你的这些兄弟当真反了,并州军、陷阵营随即掩杀过来,恐怕对谁都不好吧。”

    臧霸瞪了高谨一眼,犹豫了片刻,吼道:“孙观,你且带人回去,主公是明辨是非之人,断然不会令某蒙冤。”

    孙观一时踟蹰,道:“谁知这小人使什么诡计,臧大哥……”

    臧霸打断道:“不必多言,快快将人散开。”

    众军士见臧霸话,一时杀气也收敛起来,孙观狠狠揪住马鬓,恨恨道:“既如此,某也去见主公。”

    一声号令之下,泰山军如潮水般的退去,高谨一面叫杨志飞报吕布,说是拿住了细作,一面押着臧霸前往州牧府,孙观、孙康、吴敦、尹礼等人远远的跟随。

    到了州牧府,听闻了消息的吕布立时召见,等到高谨押着臧霸进来,孙观、孙康等人又纷纷求见,一时惊诧不已,道:“伯鸾,细作可是宣高?”

    宣高是臧霸的表字,孙观等人龇牙裂目的道:“主公勿信小人之言,此贼要构陷臧将军。”

    吕布摆摆手,对泰山军诸将道:“先听伯鸾的说辞。”

    高谨施施然的向吕布行了个礼道:“回禀主公,我已断定,细作绝不是臧将军。”

    高谨话及说出,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吕布原本还等高谨拿出证据,不料高谨却是如此说辞,一双浓眉皱了起来,不悦道:“伯鸾莫非是戏耍某吗?”

    高谨向臧霸赔了一声罪,随后向吕布道:“主公,细作确实已经查明,却并非是臧将军,而是宋宪。”

    吕布道:“可有真凭实据?”

    高谨道:“就是因为没有铁证,所以我才没有拿捕宋宪。方才我与宋宪有过一番交谈,宋宪坦言那几个死在城楼的细作正是他亲手斩杀的。

    后来我去查看了那细作的尸体,却现死者死态安详,并没有挣扎的痕迹,死因是一刀自前胸贯穿而过,这即是说,这个细作死时必然没有防备,而宋宪将军是将从前胸贯入,那么可以断定,细作在见到宋宪时并没有一点慌张,只有最信赖的人才能如此。

    此人下令开了城楼,反相已露,若宋宪与此人无瓜葛,细作见到宋宪时必然会心有防备,宋宪将军要无声无息的杀死他,如何能一点挣扎都没有?”

    高谨继续道:“况且当我询问那军司马的事时,宋宪将军并没有露出任何的蛛丝马迹,这其实也是疑点之一,若是常人听到有人追责此事,就算自己不是细作,恐怕也会一些心理的活动显露在脸上。

    而宋宪将军实在太镇定了,镇定的反而不寻常。到了最后,我曾问过那军司马与谁有过来往,宋宪便指出臧将军,原本这一点本没有可疑之处,可是临末,他却又说臧将军绝不可能牵涉此事。若主公是宋宪,会一边指认出臧将军与细作有关,隐喻臧将军与细作脱不开关系,又一边作保臧将军绝无此事吗?”

    吕布认真一想,若真是相信臧霸不是细作,就绝不会乱说出这种话,否则先是说臧霸与细作有染,后又画蛇添足的故意保证臧霸不会与细作有染,这确实有些不太寻常,他不由得颌点头:“其他姑且不论,最重要的是那个细作死的可疑,正如宋宪所说,既是他杀了细作,细作却为何不挣扎,反而死态安详。既如此,你为何又要将臧霸拿来,声称臧霸才是细作。”

    高谨微微一笑:“虽然宋宪有许多疑点,可是却没有铁证,当时我也曾想过当场拿捕宋宪,可是转念一想,却为主公想到了一个破敌之策。”

    吕布大感兴趣,他对高谨期待已经越来越多,先前高谨救了婉君,他只存着报恩的心态,后来高谨又在北门立下战功,令他刮目相看,随后又与臧霸比武取胜,令他看出高谨武功路数的深浅,此人的勇武绝不在张文远之下。

    而现在,高谨在捉拿奸细中的表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