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三章 风云奥斯卡

    萧逸臣出任派拉蒙影业副主席之后,首先收到的是斯皮尔伯格与马克的祝贺信,虽然两人都是来自环球,但祝贺信的内容却截然不同。斯皮尔伯格在信中的语气很真挚,他完全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向萧逸臣表示祝贺。而马克的贺信则是出于客套的需要,里面都是一些很华丽的词藻,他对萧逸臣拒绝环球还是有些耿耿于怀。

    对派拉蒙未来的发展,雪莉-兰辛和萧逸臣的看法是一致的,只有不断推出高质量的影片,才是派拉蒙的生存之道。由于萧逸臣本身就是电影编剧,而且干过一段时间的制片人。所以在分配工作的时候,萧逸臣负责分管影片的投资和拍摄。但在对未来电影市场的分析上,两人的看法还是发生了一些分歧。雪莉-兰辛认为必须不断的壮大派拉蒙的公司规模,以规模优势来实现对市场份额的占有。萧逸臣则认为由于存在边际成本不断增加的因素,但公司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依靠规模扩大所得的利益远远无法弥补成本增加带来的损失,所以他不主张盲目的扩充公司规模,而要在成本管理和优化内部结构方面多下功夫。在萧逸臣看来,未来的电影市场,不可能再像从前一样出现某一家电影公司独占市场的局面,而是由几家大的电影公司进行有竞争的合作,共同瓜分市场的蛋糕。

    雪莉-兰辛一时还有些无法接受萧逸臣的看法,但她最好的朋友,公司的传媒总经理贾非-兰辛却对萧逸臣的看法很是认同。他告诉雪莉-兰辛,未来的电影投资,光制作成本可能都要上亿,由于竞争的加剧,花在后期宣传上的钱也会是一笔不少的数目,这样的成本让一家电影公司来独立来承担,而且一部影片的制作周期决定了不可能很快的收回投入的成本,这会使公司的资金链变得很紧张。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这个问题或许并不明显,但是一旦公司的资金出来问题,一部影片就可能拖垮一家电影公司。

    而合作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在分摊成本和风险的同时,两家电影公司都可以运用自己的营销网络对影片进行宣传,然后在自己的院线上映这部影片,中间环节就节省了大量的成本。贾非-兰辛的一番分析让雪莉-兰辛终于认同了萧逸臣的观点。

    管理层对派拉蒙未来的发展方向上达成一致之后,萧逸臣开始马不停蹄的为派拉蒙寻找适合下一阶段拍摄的影片。上课之余他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工作之中,充实的生活让他暂时忘记了之前的烦恼。就在这时,他同时接到了来自雪莉-兰辛和罗伯特-罗米斯基两人的电话。不过这两个电话的内容都是一样的。

    罗伯特-罗米斯基告诉萧逸臣,影片《阿甘正传》入围了六项奥斯卡,萧逸臣的剧本就是其中之一,而且也是最有可能拿到奥斯卡的奖项之一。由于有了上一次萧逸臣拒绝奥斯卡的经历,罗伯特-罗米斯基还是有些担心萧逸臣这次会不会再上演去年的那一幕。他很隐晦的将自己的意思告诉了萧逸臣。而萧逸臣也很明确的给他了答复“如果这次《阿甘正传》无法获奖,他不仅要中退退场,而且以后也不会再参加任何一届奥斯卡!”

    萧逸臣的话让罗伯特-罗米斯基之前的担心化为乌有,但同时他又有了新的忧虑,万一萧逸臣这次真的拿不到奖,他可是个什么都敢做的家伙!

    罗伯特-罗米斯基的忧虑也正是雪莉-兰辛的忧虑,不过她并没有罗伯特-罗米斯基那样的直接。雪莉-兰辛首先向萧逸臣表示了祝贺,然后在电话里和萧逸臣说了一大堆有关这次《阿甘正传》在奥斯卡上的表现将会对派拉蒙的未来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现在萧逸臣也算得上是派拉蒙的股东,他的一言一行必须考虑公司的形象。虽然很多话雪莉-兰辛没有明说,但萧逸臣知道她这是在暗示自己不能再像上次那样任意妄为。萧逸臣任何不妥的言行,都会对派拉蒙造成很大的影响。

    萧逸臣对他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