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四十四章烦恼

    上臣很大方的同意了张忆谋的请求,众大大出乎了元”示…意料,而萧逸臣事后给他的解释也很简单,他知道程小东就是因为无法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这才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推给了自己,而在萧逸臣看来,错过《英雄》,对于程小东难免是一个遗憾。尽管影片《鬼吹灯》的出现已经最大程度的弥补了这种遗憾,但萧逸臣还是觉得如果让程小东带着遗憾去拍摄这部电影,可能会对影片的拍摄产生一些影响。

    把程的筹备工作只能放缓脚步,而萧逸臣则投入了影片《杀手》的紧张拍摄之中,对于表演,有着多部影片表演经历的他在镜头前已经是游刃有余,何况在这部影片的大多数镜头里,他都只需要穿着一身黑西装、戴着一副酷酷的黑墨镜,用手枪指着别人的后背,然后抛出那句招牌式的台词,“告诉我,你最后一个愿望是什么?不要太难,不然我可不保证一定能够做得到!”

    让萧逸臣收获最大的还是与导演王佳卫的合作,尽管之前就对这位导演的电影风格有过研究,但是近距离的接触确实走了解一个人最有效的方式。王佳卫的电影镜头充分的展现了他叙事时流露出的那种独特的时间观。在王佳卫电影里的场景往往都在线性时间的过去和未来中呈现出一种悬置状态,尽管他不断地用细节去强调时间概念,像里对日期的反复诉说和《东邪西毒》里经常会在事件开头指出节气,但他讲述的这些故事并没有特别的时间背景,它们可能每天都会生在这个城市的角落里,它们只是从城市生活中抽离出来的标本。

    王佳卫电影的“抽象真实”还表现在他偶然性片断式的叙事结构和对流行符码的拼贴借用上。观看王佳卫的作品,那种感动绝不是由于整体世界的印象所引的,而是因为细节、片断以及絮语化的主观独白所唤起的气氛能让人产生心领袖会的共鸣使然。气氛存在于片断中,或夹杂在片断与片断间的留白里,这很像是后现代美学对宏大叙事的摒弃和对细碎印象的偏好。

    在王佳卫的电影里,大量流行文化的符号,诸如流行音乐、商标、卡通玩具等等被使用,包括他非常喜欢使用的人物如警察、杀手、阿飞等其实都是一种都市边缘的亚文化符号,这种由都市提供的消费符码经过王佳卫的拼贴变得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现代社会由具体实像蜕变成的符号化感性,这也使得他的电影极端敏锐,新鲜而人深省。而在《杀手》的拍摄中,王佳卫更是将这种“抽象的真实”挥到了极致,以致于在参与影片的剪辑过程中,萧逸臣感觉到影片中的杀手带给人一种很酷、很炫的形式感。

    影片的拍摄异常的顺利,尽管影片的另一位张蔓玉要同时奔波于香港大6,辗终于两个不同的拍摄剧组,但因为杀手的故事只是影片《杀手》三个故事中的一个,所以影片的长度大为缩减,拍摄也就相对轻松,影片最后定位于在田年的新年与春节之间的贺岁档期上映。

    在结束拍摄之后,萧逸臣在妥善的安排了这边的相关事务之后就立即动身返回美国,而在美国的进修已经结束的林智玲则选择了留在台湾。双方的家长都希望两人能够尽快完婚,但是目前摆在林智玲面前最让她头疼的一个问题是,以后不管是留在台湾,还走到美国去生活,除了尽到一介。妻子照顾家庭的责任之外,她应该做些什么。尽管以萧逸臣的能力,她完全可以呆在家里做一个全职太太,但这并不是林智玲想要的生活。

    这个问题从林智玲回到台湾之后就一直困扰着她,对于未来她必须做出一个选择,尽管她现在是台湾为数不多的几位国际巨星之一,但电影道路对她来说并不是长久的选择,尤其是有萧逸臣这样一位未来的丈夫,林智玲的电影之路看似前途一片光明,但也是因为萧逸臣的身份地位特殊,而真正能够供林智玲选择的电影角色并不是很多,这也就意味着将来她的戏路会很窄。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