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十章、闹新春(二)

    在化肥供应极为紧张的情况下,李国藩能够从省里第一大生资公司赊出两千吨化肥,让乡里的干部和老百姓对李国藩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甚至产生了盲目的崇拜。

    李国藩到乡里还不到一年,拉来了北极集团的五千万投资、嘉里乳业一千万投资、省长特批高标准修建新春中学、一百万捐款和二十台电脑,现在又赊回来两千吨化肥。还要想办法为农民解决医疗费问题……跟着这样的领导干,有奔头,有希望;这个领导提出的要求,我们照办;推广的技术,我们照做……

    李国藩在新春里组织的第一闹,便是水稻育苗。

    现在,正是水稻育苗季节。李国藩领着乡农业站和县农业中心前来支援的技术人员,召开育苗现场经验交流会、进行技术讲座、放技术资料、播放技术光碟…,通过紧锣密鼓的技术教育,使今年新增加的一千五百亩旱田改水田的农户,基本掌握了育苗技术。在技术人员现场巡回指导下,普遍开始扣小棚育起苗来。走在沿河各村的田间道路上,不时就会现一个个白色塑料棚矗立在平坦的地里,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着银色的光芒。

    稻种出了绿油油的秧苗,李国藩马上和乡农技站、县农业中心支援的技术人员分头下到农户,指导防病,炼苗。他们的目标是育壮秧,不缓苗。

    新春里的第二闹,则是在沿河草原和乱开的荒地上插柳。

    育苗后和水整地前的空闲时间有半个多月,李国藩把这半个多月充分利用起来,开始在沿河规划好的地块插柳条,同时督促原来开荒占地的违规人员,必须马上把柳条插好。

    现在正是插柳的最佳时节。柳条也是极好成活的灌木,把作为种条的柳条截成十来公分长短,趁着现在地返薀、比较潮湿的时候,树芽向上,插到地里就可以了。沿河地块低洼,墒情全年都好,柳条的成活率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乡里制定的插柳政策也十分有吸引力:插柳的土地不收费用,插的柳条到了收获季节农户和乡村三七分成,农户得七,乡村各得一点五。前提是收割柳条必须经乡林业站同意,办好手续方可。

    对农户来说,这是白得的钱啊!而且是一次劳动,终身受益,柳条是多年生的树种,成活后自然生长,年年都有收获。何况小李书记还给大家描绘了一个柳条应用的美好蓝图:展柳编业,把小柳条打进大城市;不能制作柳编的三年生柳条,削成片,卖给栖凤山密度板厂。

    将来沿河的村庄,要变成水田村、柳编村、猪鸭鹅养殖专业村、奶牛村,让家家都富裕起来,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别看这个小李书记年纪不大,说话真的算话。按照他指的道走,准没错。

    按照农户自愿申请加土地公平分配的原则,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户选择了申请土地插柳,种条自己买、自己剪,人工自己出,成活率自己保,管护自己来。而且服从乡里的统一管理规定。并一律和乡林业站签了合约。

    那十几天,河边的草原上,人流涌动,到处是拉种条的马车、四轮车和栽植柳条的农民,还有因乱开荒地受到处罚的人。

    这些受处罚的人,当然享受不到百分之七十收获归己的优惠了,他们是自备种条,还得保证成活率、保证栽种的质量、保证完成栽种的面积,完成栽种后,林子全归乡里所有。对他们而言,这纯属于变相的劳动改造,还是他们心甘情愿的劳动改造。毕竟乡里放了他们一马,没有进行严厉的经济处罚。所以,“劳动改造”任务完成了,还得对乡村干部说:谢谢啊!

    数百人,半个月,栽了绵延十余里、宽度近二百米的柳条林。

    而沿河栽植的那一行垂柳,就要组织相对专业的植树队伍了。

    随着春天的脚步,天蓝了,草青了,百灵也开始在天空歌唱了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