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八十六章、党校生涯之调研(三)

在网上一造舆论,李国藩恐怕就没有机会回西河市了,只能另行安排。

    西河市委书记,李云刚当出点甜头,他这么会让李国藩来把自己的帽子抢去呢。

    看到接机的阵仗,李国藩不安的心情更严重了。

    他很清楚,如果接下来的几天都是这样安排,中央党校的同志不好说话,自己说话肯定会被婉转地拒绝,还会如此张扬下去,那就会形成可笑的舆论事件甚至是政治事件,对中央党校本期中青干部培训班都会产生影响,对自己的影响会更大。

    好在现在飞机已经停机,他急忙打开手机,给前面已经下了飞机正在和迎接的领导们握手的校务委员兼培训局局长林清风去了电话,把自己担心的事情说了一遍。孙长林沉吟了一下,说道:“嗯!我知道了。你也该下飞机了。”就没了下文。

    李国藩倒不是害怕什么,如果真的是接待问题上影响了本期培训班的声誉,那自己可就是个罪人了。本来到新春镇调研就不是自己的本意,是中央党校的意见。李国藩拒绝了多次都没有成功。中央党校还为此专门致函h省委,谈了此次调研的重要性和安排意见,要求省委全力配合。省委也是不敢怠慢,对先期到的学员,由省委副书记、党校校长亲自接待,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和省委党校副校长全程陪同,表示出了高度重视之意。

    在与迎接的西河市领导们握手时,林清风接到李国藩的电话,心里颇为不快。这个时候你打什么电话啊!赶紧下飞机吧!大家已经开始问国藩这么还没下飞机呢!接待规格高点不就是对中央党校来调研的重视吗?有什么大惊小怪?

    h省能够出现被中央党校列为重点调研对象的典型,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省委书记孙长林也颇为振奋,他想等所有学员到齐了之后,专程赶赴新春镇,接见这些学员。岭南的接待规格他也听说了,h省绝对不要低于岭南。所以,李云报上来要高标准接待的请示,孙长林是同意的。孙长林也在党校培训过,那时他还只是农业部的一名技术推广司的副司长,和年龄与自己相仿的讲师林清风关系处得很不错。这次党校党委研究调研方案时,在林清风的坚持下,最后决定把临泉市和新春镇当做麻雀,认真解剖一下。好在这两个地方经济奇迹的开创者就在本班上,无论是现场剖析还是事后分析、理论归纳以及经验总结,李国藩都会全程参与。

    大家都已经下了飞机,连乘客都下去了。李国藩是最后出来的。李云和市长周晓见到李国藩最后下来,上前与李国藩握手,李云责备道:“国藩,到了家了,怎么到慢悠悠起来了。大家都在等着你。”

    李国藩笑道:“四大班子成员齐聚机场,迎接我们这些学员,真让我感到受宠若惊啊!刚才因为有些感冒,加上有点晕机,在卫生间吐了一回。现在好多了。麻烦书记了。”

    市长周晓和李国藩握手时笑道:“国藩,这次各位领导能到我们西河市调研,还得感谢临泉奇迹和新春奇迹。没有这个经济奇迹,想请大家来调研都办不到啊!这些领导都是国家各部委和兄弟省地市厅局领导,我们高规格接待是完全应该的,也是得到了省委的批准。”

    周晓这番话包含的意思太多了。李国藩现在可没有时间多想,急忙过去和四大班子的同志握手寒暄。

    到了政法委和市公安局这一块,大家都很激动。李国藩也够狠,到党校学习就是学习,连西河的市委常委会都没有回来参加过,虽然对市政法委和公安局的工作情况了然在胸,但既不指示,也不干涉,完全放手给黄杰和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所以,大家和李国藩已经半年多没见面了。就连黄杰到京城办事,想见李国藩,也由于李国藩真的很忙而作罢。

    和黄杰、陈帮福握手后,李国藩说到:“晚上我到局里去,有事商量。”

    到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