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零二章、招商

李国藩可没有想到有人在惦记他,希望他拌个跟头。现在,他的一半心思放在了企业改制上,另一半心思放在了如何把企业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安置好,使这些人有活做,有钱赚,有饭吃。

    临泉和新春的企业虽然安置了一些人。可还有大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到外地抛家舍业地打工了,得活着啊。改制企业本身能消化的实在有限。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得在建立新企业、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下功夫。作为老工业基地,企业改制必然要带来极大地阵痛。而失业的这些人,是真正的工人阶级,无产者。他们要活着,他们是共和国能有今天的功臣。现在,他们的使命完成了,就要步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后尘,成为牺牲品。这是有良心的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何况作为一市之长的李国藩呢!给这些人出路,让他们活下去,还要活得好,是他的责任。

    在开区建立新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是李国藩要完成的既定目标。从陈然那里,李国藩知道,一个电子企业要搞得好,必须上下游企业都集中在一起,各有分工。这样的产业群才能形成成本低廉、竞争力强、相互配合、共同展的一个规模型产业群体,形成产业链条。才会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就像陈然毅然决定与深圳华石科技展公司共同组建的电子产业一半放在深圳,一半放在苏州一样。因为在这两个地方,这些产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上下游配套健全。链条环环相扣,连接紧密。

    李国藩要展高新技术产业,也是看到了这一点。高新产业最后形成的是一个产业群体,不是单纯的一个企业。如果仅仅是单纯的一个企业,那整个的生产成本会高得不得了。要是有个主导的、有优势的电子产业落户到开区,逐渐这个上下游配套的产业群体就会形成。这个产业吸纳的劳动力非常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西河市现在就需要这样的企业落户。

    李国藩安排郝东蕊带队,直接去了深圳和苏州考察。目标就是电子企业。

    电子企业有生产电子配件的,有生产机壳的,有生产保护膜的,有生产泡棉的,有生产胶带的,还有生产离型纸、离型膜的、还有生产电路板的、屏幕的。等等。这些企业各有分工。仅生产电子配件的,就有着不同的专业厂家生产不同的配件。要把这些企业引进来,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郝东蕊见到这些大大小小的生产厂,想到要和这些企业一个个谈,让他们到西河市投资建新厂的事,头都大了。同时心里也窃喜:要是这些厂真的能够到西河建厂,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马上就会得到根本的解决。而且西河的经济会飞展起来。

    可西河的优势并不明显,还有着漫长的冬季增加采暖成本,边远省份运输也是瓶颈。凭什么叫这些企业到西河落户呢?显然,仅有优惠政策和满腔热情是不行的。

    谈了几家,果然都不如意。

    这时,她意外地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是深圳华石科技的老板张雨打来的,邀请郝东蕊到华石科技参观。

    张雨是西河市临泉人。这点郝东蕊知道。因为张雨已经成为西河以及临泉的骄傲了。现在的华石科技,已经是很大的上市公司。在国内的影响力空前强大。张雨作为全国著名的企业家,又是全国政协常委,资产数十亿的大老板,已经是全国青年崇拜的偶像。见他一面非常难。

    临行前,郝东蕊也曾想过要拜见拜见这位家乡的大企业家。可想来想去又气馁了。她知道张雨很忙,无论是企业的商务活动还是社会活动都太多了。见了他也不会谈出什么结果来。再说,张雨连省里来的副省级领导都不朝面,能见自己吗!

    现在张雨居然亲自打来电话,邀请他们考察团一行到企业参观华石科技,让她大感意外。于是,一行人匆匆赶到了华石科技大厦。被迎接到大厦的二十六层贵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