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二十五章、再返西河



    知道这个消息,李国藩也是一阵后怕。当今的老百姓,对当官的可以说非常愤恨。不仅是**原因,还有特权因素。想当年,太祖就是打着推翻三座大山的旗号,领导着并不强大的军队打下了天下。原因就是他老人家的理论就是要天下公平。而今,三座大山又重现了人间,比之原来被推翻的有过之而无不及,这能让老百姓心里舒服吗?这种对立性的痛恨有没有办法释放,看到哪个当官的倒霉了,利用现在极其便利的通讯条件,抒一下自己的感受,理所当然。

    这个感受的抒就是舆论,滔天的舆论不淹死你才叫怪了。

    想当初自己在俄罗斯和洋妞美的时候,对老毛子那一套以及国安局、中组部的震怒还不以为然。现在看来是自己错了。真的是舆论滔滔的时候,任凭谁也无法救你。这就是现实。组织部门任用干部,也不敢把外界舆论不当回事。就算是破了天荒,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会更大。

    当今官场,确实是*欲物欲横流,虽然隐秘,却没有不透风的墙。捂得严实一点,万事大吉。捂得不严实,透出风来,就会有舆论之水滔天而来。要是被坐实了,不出问题才怪呢!

    “哎!刘华明栽了!想翻身难于上青天啊!”李国藩知道刘华明的消息后,暗暗感叹。

    “叮铃铃…”李国藩办公室的电话响了。红色直线电话。他接了起来:“喂!你好!”

    “国藩啊!马上到省里来一趟。”啪!电话就挂了。

    打来电话的是省委书记孙长林。

    孙书记没有通过秘书,而是直接把电话打给了自己,李国藩愣了一下。之后就明白了:***,搞不好又是让我去当救火队员,替刘华明收拾那个摊子,揩屁股!妈的,老子咋就是这个命啊!

    刘华明出了这事,肯定不能在西河呆了,就是h省,也不会有他的立足之地,他也没脸在这里混下去,只能一走了之。省里在这个时候找自己,是不是又有了进步的机会?嗯!也不一定。说不定又搞个平行调动呢!李国藩心里又产生了一丝感慨。

    虽然感慨,实际心里还是挺高兴的,毕竟看到了进步的曙光。

    感慨之余,还有点遗憾。佳城市与俄罗斯合作的项目刚开始,还没有见到大的成效,就要离开这里,又得回到自己战斗过的老地方了。他娘的,自己和西河还真有缘。另外,心愿不能轻易许啊!冥冥之中,看来还是有着平衡的力量。自己要改变家乡的面貌,小家乡改变了,大家乡还没有改变,使命还没有完成,许的愿还没有还完,自己还真的跑不了。

    回去是平级的市长呢?还是能进一步成为市委书记?要是成了市委书记,自己不是又创了一个记录?h省最年轻的大市的市委书记,从两个地级市担任市长,加起来两年多一点的时间,还不够一届呢,就有升官了。

    不过,参加中央党校青干班的弟兄们,已经有一半成为副省级领导干部了,自己与他们相比,还是被落下了一截啊!

    坐在大吉普车里,李国藩心里有点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等待自己的到底是平行调动还是在进一步的命运呢!